技术带来的弊端 一定会有更好的技术来解决

“技术不会爆炸,而是逐渐渗透我们的生活”,典型技术乐观主义的吴军,对待“技术革命”的看法却相当冷静,对未来世界的猜想也很“保守”。

作为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负责搜搜业务的腾讯前副总裁,以及一名资深硅谷投资人,吴军比更多人都更早深刻感受到科技带来的改变,而正是这份了解,使他对技术的发展保持着审慎。他的新书《全球科技通史》里,吴军始终都在表达一个观点,那就是科技有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人类不应该操之过急,或者试图左右。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科技的飞速进步,正在膨胀当代人的想象力,导致科技不可避免地开始背负越来越多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期待。

“这有点奇怪,”吴军说。“科技说到底是叠加的进步,有自己发展的节奏和规律,你不能指望到了一个时间节点,突然所有的事情都实现了,要慢慢来。”

吴军“慢慢来”的想法深受一件事的启发,在2017年年底,俄罗斯人开封了一个50年前苏联时期封印的时间胶囊,里面有苏联人写给当代人的五封信,有趣的是,其中代表当时最高想象力的猜想,几乎都不准确——比如五十年前的苏联人坚信,五十年后,人类一定已经冲出了银河系,登陆了火星,和宇宙中的其他智慧生命体建立了友好的外交。与此同时,他们对互联网毫无预测——因为在当时太空热的背景下,航天技术承载了苏联人大部分的想象,而他们没有接触过互联网,所以对这即将颠覆世界的技术完全一无所知。

在吴军看来,我们对未来所有的猜想其实都受限于我们目前的认知水平。

“猜想和预测,说到底还是受个人和群体认知的局限,所以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几乎不可能对未来做出准确的猜想。”吴军说,“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不必杞人忧天,我们猜测过的很多事情,他们并不会发生——这是技术的迭代发展所决定的。”

这其中,首当其冲被辟谣的就是“科技毁灭论”。总有人会指责,是科技的发展,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污染和透支,地球迟早会因为人类的贪得无厌而毁于一旦,而吴军显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

“我们今天担心的那些问题,比如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淹没,到2050年一定不会发生。因为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新的技术,始终会覆盖掉旧的技术带来的弊端,这就是技术不断叠加带来的好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当然,虽然我们还不能眺望无尽的远方,但吴军认为,有一些趋势还是值得看好的,比如IoT:

“人的寿命肯定会进一步延长,但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疾病预防,而不是治疗手段,这要得益于即将到来的5G的运用,和IoT技术的爆发。万物互联时代,人类的一切数据都会被连到互联网上,连到云端上,所以你的身体有一些什么小毛病,你的医生马上就会知道,这是可以肯定的。”

“在未来,我们会对身边的变化习以为常” ,吴军说道。

技术带来的弊端 一定会有更好的技术来解决

以下为采访部分(经编辑)

科技在制造问题,但同时也在解决问题

36氪:你怎么看待科技爆炸,对人类来说,科技的爆炸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吴军:用“爆炸”来形容有点夸张,科技的进步是叠加的。比如现在我们都知道互联网是很重要的媒介,是社会发展的最大助力,但它20世纪就存在了,现在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但首先,无论这样的发展是利是弊,发展的趋势是阻拦不住的,它有它自然的节奏,不是人类主观想阻止就能阻止的。第二,总的来讲,科技是一个进步的力量,科技的出现,能让未来的社会更公平,社会财富增加更快。

当然,科技在实际应用中,也会产生很多明显的问题,比如人类寿命延长总体来讲是件好事,但是也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人类过去吃不饱,经常死于饥荒和争夺物资带来的战争,于是随着技术发展,就发明了化学农药,产量剧增,保证了大部分人的温饱和世界和平。但发明化学农药以后,又引发了严重的污染,接下来技术就帮助我们再通过其他的农业技术来改善或者化解化学农药的危害,比如说有机种植,受损土壤的改良。也许在未来,我们还能通过生物科技,制造出完全无害的农药化肥,这都是可能的。所以,后来的技术始终能够解决之前技术造成的一些问题,发展的方向始终会是积极有利的。

发表评论,文明发言,遵守法律法规一律通过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