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唐代叉手礼?唐代叉手礼真实图片

什么是唐代叉手礼?叉手礼是我国古代平常生活活中打招呼的礼仪,出现于西晋,流行于唐、五代、辽、宋、金、元时期的。这种行礼方式无论男女老幼都可行使,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种礼,以示尊敬。叉手礼多在站立时使用,尤其是回话时,常加上这种礼节动作。

唐代叉手礼,是历史上曾经流行一千多年、又消失了近五百年的日常生活细节。

唐代叉手礼真实图片:

什么是唐代叉手礼?唐代叉手礼真实图片

《韩熙载夜宴图》

安阳唐代赵逸公墓中出土的壁画,唐代叉手礼的行法是两手交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翘。

什么是唐代叉手礼?唐代叉手礼真实图片

河南安阳唐代赵逸公墓壁画

宋代的叉手礼,也是两手交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但右手、左手的拇指都上翘。可见同一种礼仪在不同时期是略有不同的。

安阳唐代赵逸公墓中出土的壁画,上绘一名正在行叉手礼的侍者;发现于洛阳的宋墓壁画,画中也有一位正在行叉手礼的侍者。仔细观察两人双手的姿势,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之间是有差别的,唐代叉手礼的行法是两手交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翘。宋代的叉手礼,也是两手交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但右手、左手的拇指都上翘。可见同一种礼仪在不同时期是略有不同的。宋代叉手礼的行法在五代时期就有了,著名的传世画作《韩熙载夜宴图》中几位“叉手示敬”的男子,其双手的行握方式与宋墓壁画上的一样。
到了南宋,叉手礼的姿势又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南宋人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对当时的叉手礼行法做了详细描述:两手交握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拇指,左手拇指向上,小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伸直。
由史书记载和出土实物资料显示,叉手礼这种行礼方式,出现于唐末,流行于五代、辽、宋、金、元时期的。这种行礼方式无论男女老幼都可行使,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种礼,以示尊敬。
据此,我们就容易理解柳宗元的“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的诗句了。因为参与的改革遭到失败,柳宗元被赶出京城,贬到永州,做了永州司马。在唐代晚期,司马是个品级很低而又没有实权的闲官,所以,官职低下的柳宗元不论走到哪儿都得屈身事人,叉手行礼。

发表评论,文明发言,遵守法律法规一律通过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