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早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现代人类几乎已经离不开手机了。而作为手机的重中之重,绝非芯片莫属了,现在手机芯片界除了高通独步天下之外,尚有三星的猎户星座、苹果的A系列处理器、华为的海思麒麟和联发科。虽然联发科可能是现在这几家主要的芯片厂商中最弱的一个,不过却有着一个辉煌的过去。联发科曾经是中国市场主要的芯片供应商,被誉为“国产之光”,但是因为定位和技术实力等原因,也是逐步走下了“神坛”。
联发科最初是一家DVD芯片的制造商,在2003年中国“山寨机”开始大行其道的时候,联发科开始进军手机芯片领域。在那个很多厂商技术并不成熟的时代,联发科凭借技术优势迅速成为了行业内的龙头老大,到了2008年,联发科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三大的IC设计厂商。特别是在2010年,加入谷歌的安卓阵营之后,推出的多款芯片都大获成功,到了2013年,联发科、高通、三星几乎瓜分了中国市场芯片的全部份额,不过这也为联发科日后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虽然与其他手机厂商“三分天下”,可是联发科的销量主要来自于中低端,自家的高端产品往往得不到市场的认可,特别是遇见了小米这个“猪队友”。当联发科推出Helio X10冲击高端市场的时候,HTC将搭载这款芯片的手机买到了四千元档,可是小米直接将价格拉到了799元。如此悬殊的价格又怎么会让其他手机厂商放心使用联发科的芯片呢?除此之外,高通在高端芯片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之后,又开始将产品下沉,逐步蚕食其原本属于联发科的中低端市场来。面对着高通一波接一波的进攻,联发科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远遁非洲,不再与高通竞争中国市场。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联发科虽然面对高通节节败退却依旧可以“活的很好”,原因就在于手机厂商们唯恐高通一家独大,造成垄断后价格上涨。而且,智能手机已经来到了行业的天花板,并且随着5G和AI的到来和发展,在这一方面技术实力雄厚的联发科未必不能来一场“绝地反击”。从当初意气风发占据芯片市场的半壁江山再到成为了“非洲之王”,联发科的困境也正是目前所有中国企业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改变人们“低端”和“廉价”的偏见,让人们相信,国产也是高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