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8年,“寒冬”几乎成为了提及数量最多的词。资本寒冬、互联网寒冬、AI寒冬等等不胜枚举,似乎不按上一个“寒冬”的名头,就跟不上潮流一样。终于在今年,网络视频赶上了潮流的末期。6月11日,腾讯视频在年度发布会上提出了行业的现状和焦虑,用户数量增长缓慢,广告投放开始保持关注,而不是盲目的追加资金。在此之前,爱奇艺CEO在网络视听大会上也表达的同样的担忧。对于很多用户来说,观看网络视频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但是对于网络视频公司来说,却依旧是咬牙前行。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网络视频行业的收入规模就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952.3亿元,但即使是现在网络视频的头部玩家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依旧是无法保持盈利,以至于是年年亏损的。其中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版权大战”导致的支出较高,且无法做到有效的盈利。更多的可能还是在于自制综艺上过大的投入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也就是所谓的“空有流量,不见来钱”。
即使网络视频行业需要背后的金主持续投入巨额资金且短时间内依旧无法看到赢利点,但是依旧让人们得以看好的原因是什么呢?相对于传统的电影、电视剧、综艺的内容生产,网络平台自制的内容更加的贴近人们的生活,容易获得更多的流量和更广的传播范围。而且随着90后的成熟和00后成长,这些新用户更愿意为优秀内容付费买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网络平台自制内容的兴起其实也是对于传统娱乐行业的一次冲击,甚至于很可能改变现有的娱乐圈格局。
对于中国娱乐圈的猜想,可能很多人都有一个模糊的西北帮、京圈的印象,这是因为传统的娱乐圈更多的可能是依靠人脉才能走向前台。但是在近些年来,人们所熟知的明星,蔡徐坤、毛不易、杨超越等人都不是通过这种方式走红的,而是凭借着网络平台的自制综艺。这也就证明了网络平台的造星能力已经逐步开始超越传统娱乐行业了,那么未来的会有一个多么大的市场是可以想象的,毕竟很多国人都认为自己不过是怀才不遇而已,只要有一个平台绝对会飞上枝头变凤凰。对于网络视频平台来说,“寒冬”不过是黎明前的最后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