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负利率按揭贷款!负利率带来的危害

贷款100万元买房,一年后只用还99.5万元——2019年8月5日,丹麦第三大银行——日德兰银行推出了世界上首例负利率按揭贷款,贷款利率为-0.5%。也就是说,如果你借这家银行 100 万元买房,一年后你只需还99.5万元就可以了。古往今来,借别人钱需要支付利息,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今天的许多国家,借款人不仅可以不付利息,甚至还要出借人倒贴,出现了所谓的“负利率”现象。1998年11月,半年期日本国库券出现了低于零的利率。不过,这件事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只是将它作为一个特殊事例来看待,谁也没有想到,它是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直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恐慌情绪推动所有的资产价格急剧下跌,国债成为最后的避风港,在投资者的疯狂追捧之下,美国国债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了负收益。巴菲特当时认为,这是他这辈子所能见到的最为奇特的现象。

世界上第一个负利率按揭贷款!负利率带来的危害

2012 年,在德国的一次拍卖活动中,成交了一笔2014年6 月到期的国债,价格为 41.73 亿欧元,到期收益率为-0.06%。这就如同打开了一道闸门,从此以后,国债收益率为负的国家越来越多。截至2019年8月30日,以欧日债券为主的全球负利率债券规模已跃升至16.2万亿美元。这一规模超过中国一年的 GDP 水平,债券收益负利率的国家多达13个,并且形成逐步蔓延的趋势。如果说,当经济出现下行风险时,国债因为具有避险功能,出现负利率也还可以理解。但居民的存款利率为负,则是一个颇费思量的事情了。

但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从 2014 年 6 月开始,欧洲央行引入了负利率政策,首次将存款利率降低到-0.1%。日本则在2016年1月,对新增超额准备金实行负利率,即商业银行存放在日本央行的部分资金利率为负。随后,丹麦、瑞士等国银行也相继将存款利率降到零以下。2019年9月12日,欧洲央行再次决定,将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从-0.4%下降至-0.5%,这意味着,一个人在欧盟的银行存款1万欧元,一年后,自己只能取回9950欧元。事情到此还不算完,最近,丹麦的日德兰银行推出了世界上首例负利率按揭贷款。但如果贷款利率为-0.5%,存款利率必须低于这个数值,否则依赖存贷款利差吃饭的银行怎么存活呢?


负利率是结果不是原因

为了回答负利率为什么可以存在,首先要回答借入者向借出者支付利息的依据在哪里。

我们知道,人类最早的货币形式是牛,苏美尔人的贷款利息被称为mà ,意为“牛犊”。即人们用牛群作为货币借贷,归还时要加上借贷期间出生的牛犊作为利息。拉丁语的“flock”一词的本意也是牲畜,与英语“金钱上的”(pecuniary)一词来源于牲畜是一样的。这一考证由安德鲁·帕尔默记录在《金融创新:重塑未来世界的智财》一书中。

汉语中“利息”一词中的利字,是禾(庄稼)旁边加一把刀,为收割之意。这和苏美尔人借出牛群,要收牛犊作为利息是出于同样的道理。谷物出借,要收回一定数量的新生谷物作为回报,这与牛群和谷物的自然增长率有关。

货币持有者借出货币,等于是在一定时期内牺牲了要素自然增长的收益,这种牺牲是需要得到补偿的。

在这里,生产要素的自然增长率相当于出借人的机会成本。只有当出借的收益可以覆盖这个机会成本时,要素持有人才会产生出借的意愿。

从借入者的角度来说,借贷是因为可以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获得比单一要素更高的产出。当这种“复合增长率”覆盖借贷成本还有剩余时,借贷生产就更为合算。

在正常情况下,利率应该等于自然增长率。在利率为负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有人愿意出借呢?

按照主流经济学的观点,资本需求量取决于资本收益与利息率的差额,当利率提高时,资本收益与利息率的差额减少,投资就会减少。当利率降低时,资本收益率与利率的差额扩大,投资就会增加。

如果是这样,负利率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至少不会长期存在。因为一旦利率降低到资本收益率之下时,就会引起投资量增加,带来经济复苏,资本收益率也会随之提高。

事实上,这个假定忽略了一点,即投资者在做决定的时候,考虑的并不是现实的资本收益率,而是预期的资本收益率。既然是预期的资本收益率,就存在不确定性。在预期的资本收益率和利息率之间应该有一个风险溢价。

在预期悲观的情况下,即使国债、存款甚至贷款都是负收益,如果投资者预期持有其它资产的成本更高或风险更大,投资需求依然难以提振。比如市场普遍预期房价会下跌 30%,即使-0.5%的贷款利息也很难刺激贷款买房的热情。

在这里,负利率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即它反映的是整体预期收益率的下降。

发表评论,文明发言,遵守法律法规一律通过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