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非常开心能够遇见大家。
跟谁学是在6年前创办的,坦白地说,6年前我和伙伴们一起创办这家公司时,完全没想到会有今天。很多人都在问,“跟谁学是谁?”
一、跟谁学是谁
跟谁学是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K12在线教育公司;跟谁学是中国第一家只融了A轮就在美国上市的在线教育公司;跟谁学是中国在美国上市时团队持股比例最高的一家公司;跟谁学是世界上第一家市值突破100亿美元的在线教育公司。

陈向东:每个人都值得更好的教育
跟谁学是谁?近段时间我才逐步意识到,跟谁学确实有很多东西没有被外部知道,以至于有相当多的人不理解跟谁学。
跟谁学是谁?跟谁学是一家在线教育公司。如果想真正了解跟谁学,我想最重要的是了解非常重要的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至暗时刻。
我们都知道,跟谁学曾经一度拿到了最大的A轮融资5000万美金,可以说是高光时刻,但紧接着,我们就坠落悬崖,走进了公司一度快活不下去的至暗时刻,那时候跟谁学才一岁多。
当一家公司经历了真正的痛苦,真正的至暗时刻时,当一家公司能够面对至暗时刻做反思、做批判、认认真真对内归因的时候,我相信这家公司未来的成长就会真正地超越想象。我们经常说“痛苦+反思=进步”,而中国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一家创业公司在一年多时账上基本就没钱了,创始人拿出自己的积蓄投入到这家公司,告诉这家公司每一个伙伴“跟谁学是不会缺钱的,跟谁学永远不会缺钱”。
第二个关键词:小规模。
我们在创办跟谁学的头3年,公司人数基本都保持在600人左右。我曾经对很多朋友说:如果一家公司能够非常幸运地在小规模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对这家公司而言就是最大的一笔财富。比如一棵小树,在它比较小的时候经历了非常恶劣的环境,同时我们去呵护关注这棵小树,我们给它剪枝,这样当它长大时,它自然是笔直的栋梁之材。但如果一棵小树苗在小时候野蛮生长,有很多枝桠没来得及剪去,当它变大以后再想去修剪,砍掉它任何一支枝桠,都可能会伤害到这棵树木。
今天想来,我觉得跟谁学非常幸运,600人的规模保持了三年。在那三年,外面没有任何跟谁学的声音;在那三年,我们信奉“黑暗森林法则”;在那三年,我们在公司内一直强调:要活下去。
各位朋友其实很难想象,在公司最初的3年,公司管理干部开会时,我总会让大家背一个定义——什么叫客户?我们的很多管理干部不断被拷问“什么叫客户”。当时我们对客户的定义是,学生和家长给我们付费,我们给他们最优质的服务和教学,并且我们还能够赚到钱。而我们用赚到的这些钱,可以在年底时给大家发奖金,可以在第二年给大家涨工资,可以更多地投入研发。
第三个关键词:最小单元点。
今天人们看到说,跟谁学在2007年时只有1个亿的营收,2018年时只有4亿不到的营收,而到2019年,我们的营业收入超过21亿,现金收入超过33亿,并且我们的净利润接近3亿。
很多媒体朋友说,为什么全中国在线教育公司都在赔钱,你跟谁学一家却能赚钱?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们尝试着去找寻跟谁学和任何一家中国在线教育公司最大的差异。
跟谁学在美国上市时只拿过一轮5000万美金的融资,而其他在线教育公司有好多家拿的钱是我们的10倍甚至20倍。跟谁学没钱,因此我们会把每分钱都花在研究客户和服务客户上,我们会把每分钱都花在选拔伙伴和培训伙伴上,我们把每分钱都花费在打磨每道流程、提升每道流程的效率上。当一家公司压根儿没钱时,它和有钱公司所做的动作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在2016年10月份,跟谁学找到了最小单元点,在2017年9月,整个公司找到了盈利最小单元点。也是在2017年9月,我本人不再失眠,我非常开心地在每晚睡前都说“真好”,每天早上醒来时我也说“真好”。
跟谁学是谁?跟谁学是一家在2014年创业的公司,是一家在2014年有1000多家公司都在做教育O2O而最后活下来的一家公司。如果回溯2014、2015年,会发现那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创业时代,1000多家公司同时创业做教育O2O,绝大多数都死掉了,剩下的一些都在转型和聚焦,而跟谁学如此幸运地活了下来。
跟谁学是谁?跟谁学是一家以K12为主营业务的在线教育公司,是以在线直播大班课为商业模式的一家公司,是一家刚刚6岁的公司。在这里我想特别恳求所有朋友,能以一个对待6岁孩子的态度来审视、关切、关心跟谁学。
二、我是谁
我是谁呢?我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是一名老师,我是一名创业者,我是跟谁学的董事长兼CEO,我是今天站在你们面前遇见大家的一个人。
我是谁呢?我先讲讲我的“三个相信”。
第一个相信:我特别相信年轻的力量。
我17岁时就参加了工作,最开始是当老师教书,教初二,因为才17岁,所以一无所知,但我非常幸运的遇到了当时的校长。直到今天我都记得校长特别有激情,每次讲课都口吐白沫,嗓音沙哑,偌大教室、偌大校园里都能听到他讲课的声音,他每次讲完课之后都疲惫不堪,但他一旦跟你说话,他又完全“打满鸡血”。
17岁的陈向东那时的榜样人物就是校长,所以我也学着他变得非常有激情,每次讲课我也是口吐白沫、嗓音沙哑。每天早上我起得很早,每天晚上睡得很晚,中午从来不睡觉,就住在学校,当时我没事时就抓着学生,和学生对话,了解学生,看他的薄弱环节,给每个落后学生补课。
第一个月月考时,我们班的平均分比另外两班的平均分高了快20分。那时候我才17岁,我不怎么懂教育,不怎么懂什么是好老师,但我懂得初学者的力量;我懂得找到最优秀的人并向他学习的力量;我懂得要全力以赴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跟谁学每年在对人才进行“扫描”时,我们会不断地更换语言,今年我们说“得98、99后者得天下”,我在公司内部不断地、反复地告诉每一个跟谁学人,我们该怎样找到对生活有热切向往的年轻人。
第二个相信:我特别相信技术的力量。
1991年,我通过成人高招读到了当时我能够读的最好学校——河南教育学院,选择的专业叫做电子技术专业。那时候学习的核心课程是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微积分、信号与系统、BASIC语言等等,1991年的时候我就在学习编程,1991年时我还尝试组装收音机,像电容、二极管等,所以技术、组装、复制这些东西在我脑海中印象之深切,超越所有的想象。尽管后来我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学院读了硕士和博士,但在我的脑海深处,我对于技术的痴迷一直都在。
第三个相信:我特别相信学生和家长的力量。
2002年时,我有幸一个人到武汉创办了武汉新东方学校,去的时候只拿了30万注册资本金,一年后我们做了1500多万的利润,4000多万的收入。在我的脑海中,我特别相信,如果你能够把学生服务好,如果你能够让家长感动,学生和家长就会不断地把钱交给你,你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所以要想做一家伟大的教育公司,不需要烧钱,最好的融资方法就是把股票分给员工,分给伙伴,通过更好地服务学生和家长,从而来做一家真正的教育公司。
相信一些朋友听到这里应该会理解,跟谁学为什么只融了A轮后就不再对外融资,因为我相信,做教育公司本来就不应该烧钱。
我们在2015年就在公司提出了“变现”,就在公司提出了“盈利性增长”,在2016年、2017年、2018年,我们甚至把盈利性增长写进了公司战略。我在公司讲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要慢点、慢点、再慢点,因为慢就是快。”我们不做规模,我们不做所谓的对外的虚荣,我们就踏踏实实地服务学生、成就客户,踏踏实实尊重伙伴,成就伙伴。
我是谁?经过6年创业,我发现我还是一名老师,从1988年我成为一名初中老师开始到今天,我做教育已经32年了,我是一个对教育有真正敬畏感的人。
三、每个人都值得更好的教育
我是一个特别特别农村的孩子。可以想像,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从来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后来通过奋斗,读了专科,读了本科,读了硕士,读了博士,所以在我内心深处,我觉得如果我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能够通过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那我相信中国所有农村的孩子都应该能够通过奋斗改变他们的命运。而通过奋斗改变命运最好的方法,我想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接受最优秀的教育。
我在读初中的时候,要去县城参加数学竞赛。我的数学老师凌晨就从家里出发,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凌晨,一路上跌跌撞撞,4点多时跑到我们家把我叫醒,拉着我翻山越岭到了镇上,坐着公共汽车去县城参赛。由于老师在路上摔了跤,伤了腿,到我家就晚了十几分钟,等我们赶到镇上,头班公共汽车已经出发了,我们不得不坐第二班公共汽车过去,竞赛就迟到了半个小时。最后我的老师满脸流泪,哀求监考官让我进考场考试。
直到今天,我都还记得我的老师满脸泪水哀求别人的场景;直到今天,我都记得我的老师拉着我跌跌撞撞翻山越岭赶班车的场景;直到今天,我都记得因为迟到导致最后没有入选,老师多次对我说对不起的场景。那是一份温暖的场景,那是一份爱的场景,那是一份痛爱的场景。
我14岁时读的是师范,当时因为家里穷,我没能上高中,所以我不得不读了洛阳市第一师范学校。但我撞上了这辈子最大的运气,因为在1985年到1988年,邓小平所倡导的教育改革产生了一些实际效果,当时北京恰好选派了中央讲师团去洛阳市第一师范学校支教。
我到今天都还记得,那些来自于北京的大学老师就住在我们那个地方,教我们,给我们描述远方的故事,给我们描述北京的故事,给我们描述国外的故事。这些老师的支教,真正改变了我的一生。
我在和我姐姐聊天时,经常会带着“嘲笑”的味道跟她说,姐,当年咱家你是被保送到高中的,好像你撞上了读大学的运气,但你知道吗?当年就是因为你上了高中,我不得不上师范,而我在上师范时撞上了来自北京选派的中央讲师团的老师。在我脑海深处,那是一份来自于北京的老师送来的温暖,那是中国首都选派出来的最好的老师的温暖,那是一个给你带来了无限想象和可能的老师给你带来的温暖。
所以当我决定创业,当我决定和伙伴们一起创办跟谁学的时候,跟谁学的最初使命是“让教与学更平等,更便捷,更高效”,这大概就是我们出发时的梦想。到今天再来审视我们最初的使命时,我觉得我还是蛮感动的。有天我一个人发呆,我想到了过去几年的创业历程,想到了当时我们创办这家公司的第一天就确定了我们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我们就确定我们要把“诚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其实自己都感动不已。我特别幸运遇到了那么多好的伙伴,在那么艰难的时刻大家一起走了过去,因为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值得拥有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