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华社香港分社,听上去好像是个新闻机构,其实,在2000年以前,新华社香港分社有双重职能,一方面是新闻机构,但更重要的是中央在香港的工作委员会。一直到2000年,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也就是中联办,新华社香港分社的这个职能才告结束。
所以,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其实就是中央派驻香港的最高级别官员——“大总管”。这个岗位曾经出过大事,那就是1990年4月,刚刚卸任新华分社社长职务的许家屯出走美国。
此事当时在国内影响很大。如此高级别的官员出走国外,上一次可能就是林元帅了。不过,到今天,还知道许家屯的人已经不多了。
许家屯写有回忆录,记录了他担任新华分社社长时的经历和见闻。既然是回忆录,作者当然会美化自己,丑化对立面。所以,对其中的内容不能轻信,需要核对比照其他史料才能确信。
不过,这也不要紧。作者固然会美化自己,但还是会在不经意间写下很多真实内容。规律是:作者越是重点强调、要表达主张、观点的地方,越不可信。相反,他不经意中写出来的内容,往往真实可信。
厚厚一本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是看你会看不会看。
我就在书中看出了一条作者并没想表达的线索:在香港的花花世界里,一个老共产党员逐渐迷失,忘记初心,被“糖衣炮弹”命中,最终做出了重大错误抉择。
02
虽然不告而走,但许家屯并未堕落为恨国者。在海外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他没有发表过对国家不利的言论,没有被反华势力所利用,后来似乎还颇有悔意。继续批判他个人,意义不大。
把这条线索揭示出来的目的在于:帮助现在的人们理解1980年代以来香港的这段历史,理解内地驻港人员所遇到的独特困难和挑战——他们中的不少人,没能战胜这种困难和挑战。许家屯就是其中之一。对香港的工作,因此长期没能走上正轨。整体局面,颇为被动。
这种被动局面一直延续到最近。在97回归之后,即使已经拥有主权,中央派驻香港的机构和人员,仍然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没能推动香港社会走上正确的道路。这是最近几年尤其是2019年香港乱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造成这种局面的首要原因,就是当年香港相对于内地巨大的经济优势。所以,他们才有机会打造“糖衣炮弹”。
今天,内地人去香港,不会感觉香港有什么“糖衣炮弹”。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居民生活、文化环境等多方面,香港已经落后。但在许家屯那个时代,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差距,很大很大。
03
在去香港任职以前,许家屯是江苏省委第一书记,省军区第一政委,中央委员。行政级别之高,算是全国前几十人之一了。就是这样高官大员,到了香港,简直就是土老冒进城了。
此前几十年,许家屯都没穿过西装。1983年那一年倒是刚做了一套,一穿才发现,料子很厚,是冬天穿的,而且,很不合身。赴港上任是在夏天,没法穿。只好穿一件短袖衬衫去香港,还按照当时内地官员的习惯,戴了副黑墨镜。
许家屯是坐火车到港赴任的。这幅打扮一下火车,就被报纸嘲笑,说只有黑社会才戴黑墨镜,衬衫也不合身,头发乱蓬蓬,被讽刺说是典型的共干打扮,其实就是说他是土老冒。
看见相关报道,许家屯大受刺激。到了香港,头等大事就是找人给他上了一堂礼仪课,好好学了一番先进的资本主义礼仪。并且,学了就用,第二天就赶紧去买西装领带。花了六百港币,许觉得很贵了,没想到,一穿出去,还是被人嘲笑西装式样陈旧、料子低档,不合身份。
这事还被许拿到分社的会上专门研究。其他人表示,国家给的工资太少,买不起好衣服。许深感同意。当时,国家给分社副社长以上人员,每年每人补助一套衣服。许在书中说,在香港,人家穿衣服不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而且年年换新。国家这个补助,太少。于是便向财政部多要钱。几经努力,果然待遇提高了。副社长以上人员,每年多补助一套。
后来,许家屯专门做了一套新西装,配上平光眼镜。大家都觉得不错。土老冒终于不那么土了。许家屯自己也很高兴,说,我的形象终于被香港社会接受了。
接下来就是用车。初到香港时,管事的人问,您喜欢什么车?许说,我在江苏坐的是皇冠,挺好,就还是皇冠吧。管事的人一撇嘴,那哪行啊。您这身份,坐皇冠,太掉价了。必须是奔驰啊,还得是黑色的,这才符合您的身份。于是,许家屯又增长了一些资本主义礼仪知识。
转过年来,有人找上门来,提出以90万港币的价格,把一辆劳斯莱斯汽车转让给许家屯专用,说这种车才符合您社长的身份。许倒是没敢接受。不久,李嘉诚又两次向许提出:您这身份,来往香港北京,不能坐民航,得有自己的专机啊。有那种小型喷气式飞机,和大飞机一样稳。给您来一架?
虽然没接受,但许家屯在回忆录中写道:“理解他的好意,暂时没有迫切性,谢谢他的关心”。
这些叙述,基本可信。因为许写下这些,是想要说他努力工作,尽可能融入香港社会,是想要夸自己。但在不经意间,却让我们看到了,由于经济水平的巨大差距,虽然身为高官,但面对香港人,许全无自信,事事按照香港人的喜好、标准来——甚至到了逢迎讨好的地步。而对于劳斯莱斯汽车、私人飞机等阔气东西,许虽然暂时不敢用,但心向往之的意思,也很明显了。
2020-07-26 18:06 沙发
这篇文章很科普,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