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集体出海抢肉吃

7月5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做小生意的徐女士收到了一批来自中国义乌的玩具产品,她感到非常惊喜:“从国内的供应商发货,到马来西亚这边的百世快递送货上门,只用了3天时间,而且这批10公斤的货,快递费只花了不到平时的三分之一,而且还是在疫情期间航班费用上涨的情况下。”

徐女士并不是作为个例的幸运儿,百世快递也不是表现最突出的中国出海快递企业。

在中国快递企业出海步伐普遍不断加速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海外用户,将有机会享受到国内常见的3天送达服务。

快递出海再掀新高潮

快递出海不算新鲜事,从顺丰2010年在海外建立起第一个营业网点开始算起,中国快递企业出海已有10年历史。不过真正的快递企业出海热潮,出现在2017年之后。

2017年初,国家相关部门明确提出,鼓励重点快递企业构筑立足周边、覆盖“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跨境寄递网络。自此之后,菜鸟网络、京东物流等快递巨头相继开始大力开拓海外业务。马云2017年更是在日内瓦放出豪言,要在未来十年内实现全球物流只需72小时就能送达。

快递集体出海抢肉吃

快递集体出海抢肉吃

三年时间过去,马云勾画的全球72小时送达愿景依然遥远。不过各大快递巨头的出海业务,或多或少确实都取得了一些成效。百世集团近日上线中国至东南亚全场景“门到门”寄递服务就是其中一例。

与此同时,国内快递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残酷。激烈的价格战,让圆通、韵达这些行业巨头都感到难以为继。5月6日全国收费公路恢复收费之后,“四通一达”纷纷发布告客户书上调快递价格。但顺丰大范围推广“顺丰包邮”业务,再次把通达系拉回到价格战的血肉战场中。

5月份为了稳固市场,通达系又不得不再次下调价格,申通、圆通、韵达单票收入降幅均超过30%,单票收入已经跌倒了2.1元左右。

国内快递市场依然在高速成长,但是在惨烈的价格战之下,中小快递企业被陆续清场,巨头也陷入泥潭中无法自拔。

一面是海外业务不断取得成效,一面是国内竞争激烈度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快递巨头,开始更加重视起海外业务发展。

而国家相关部门在2020年开始实施的“快递出海”工程,释放出更多的政策红利,则彻底点燃了快递巨头们开拓海外市场的激情。

海外强敌不可小觑

国内快递巨头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但在海外市场中,迎接他们的并非是一片蓝海。

国内快递想要走出去,联合包裹(UPS)、德国邮政(DHL)、联邦快递(FedEx)这三大国际快递巨头注定会成为无法绕开的强敌。因为我国的国际快递市场被三大快递占据,全球高端快递市场也被三大快递牢牢占领。

而三大快递巨头有三个方面的优势,国内出海快递企业短时间内难以企及:

其一,本地化优势。三大巨头耕耘全球物流市场都有数十年的经验,在全球市场中树立起了牢固的品牌形象,并储备了大量应对国际事务的人才。开展本地化业务时,这些都会转变为巨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相比,存在显著差别。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大一统市场,国内快递企业在适应海外市场的过程中,200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各自迥异的政策法规和风俗习惯会成为巨大的绊脚石。

其二,航空货运运力优势。得益于中国高效的陆地交通网络,中国本土快递企业不依赖空运就可以实现快捷的配送服务。但是面向庞大复杂的全球市场,跨国航空运输注定成为快递服务最关键的物流途径,而这也是中国快递企业最大短板。

顺丰拥有国内快递企业中最强大的空运能力,截至2020年2月,顺丰的全货机达到66架。但遗憾的是,这个数量只有联邦快递(FedEx)的1/10。国内快递企业的航空货运运力和三大快递相差太过悬殊。

其三,资金优势。顺丰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22亿元(约合160亿美元);联邦快递(FedEx)截至5月31日的2020财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92亿美元。也就是说,在近几年差距不断缩小的情况下,目前联邦快递一个季度的收入,还是和顺丰一年的收入差不多。

三巨头在全球市场经营几十年,雄厚的资本实力,让国内一众快递出海企业难望项背。

显然,对于三大巨头深扎根基的全球市场,国内出海快递企业想要虎口拔牙并不容易,所以打开局面只能另想它法。

发表评论,文明发言,遵守法律法规一律通过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目前评论:1   其中:访客  1   博主  0

    • 运营人网址导航 运营人网址导航 3

      重要内容快递,优选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