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碰瓷式维权”产业链:一年打数千起官司 律所与版权方分利润

郑州商贸市场正陷入历史上最为密集的产权诉讼地雷阵。

先是打假团队带着公证员,秘密买下产品,拍照取证,数月后销售商便接到法院传票,被迫走上被告席。售价几元或者几十元的产品,被索赔数万元。往往,没见过如此阵仗的商户选择低价私了,以息事宁人,尔后版权方撤诉——这便是“职业索赔”的固定套路。

其背后则衍生出一条隐秘产业链。律所承包下版权公司某区域代理权,打假收入由双方分成,甚至有版权公司亲自上阵,一年要打数千场版权诉讼官司,日均逼近10场。打假者不起诉源头,只起诉经销商,这难免会被认为:这批人是不是以此恶意牟利?

揭秘“碰瓷式维权”产业链:一年打数千起官司 律所与版权方分利润

因为涉嫌产品侵权,经销商被告上法庭。图为涉案商户展示法院传票和判决书

80元商品被索赔5万元,有商家私了后被二次举报

再有十多天,就到了张永生被法院强制执行的最后期限。原本在郑州国际小商品城平稳经营着小家电生意,今年4月份却突然收到一张法院传票,称他销售的一款养生壶涉嫌侵权,被索赔5万元。

一同坐上被告席的,还有其它12名来自郑州万博商城、郑州国际小商品城、金林商场的同行们。法庭上,原告方呈现了多项证据。张永生这才明白过来,半年多前,对方带着公证处工作人员,去店里花80元买下涉案产品,特意索要了销售单,并拍照取证。

揭秘“碰瓷式维权”产业链:一年打数千起官司 律所与版权方分利润

代理公司带领公证人员前往涉案商户拍照取证

虽然怀疑这类似“钓鱼执法”,但面对铁证,13家商户哑口无言。对方说,可根据每家商户经营面积拿3000元~6000元私了。“一辈子没经历过大事”的张永生和同行,同意私了。对方撤诉后,一部分商户赔款,还有一部分商户忿忿难平,在等待最后执行期限。

在此前后,越来越多的商品侵权案件密集地出现在郑州市场。河南商报记者调查了解到,有些商户手里握的侵权案件不止一起,有商户选择私了后又再次被同一家公司控告。郑州国际小商品市场有商户反映,市场里几乎每家商户都曾遇到类似案件,大多赔款以求息事宁人。

一年打数千件官司,商户质疑“碰瓷式维权”

郑州商贸市场商品版权爆雷,实则将鲜为人知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灰色地带暴露出来。

一名在郑州商标代理业深耕十多年的资深人士向河南商报记者举例了多家版权诉讼量较多的公司。

揭秘“碰瓷式维权”产业链:一年打数千起官司 律所与版权方分利润 揭秘“碰瓷式维权”产业链:一年打数千起官司 律所与版权方分利润

涉案商户与代理公司和解,赔偿款由数万元降至3000元,直接转至代理人账户,随后代理公司撤诉

发表评论,文明发言,遵守法律法规一律通过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