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全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既然称为新型,一定存在旧型,旧型合作医疗指的是60,70年代的农村合作社时期,所谓“看病不要钱”,但后来随着合作社不复存在,这种医疗模式基本上瓦解了。现在我们提到的新农合,是2003年开始试点的,2010年之后开始全面覆盖。
新农合的出现当然是好的,解决了农民不敢看病,有大病等死,不敢住院的状况。每年缴费200元左右(各个地方有差别),就可以在乡镇卫生所看门诊,到上级县市医院住院,有些住院大病报销比例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平均报销比例60%左右,这个是很值得称赞的壮举,不是小好,是非常好。
新农合的优点是便宜,一年200元,个人负担起来压力较小,大部分靠财政转移支出。那有没有缺点呢?有的,主要缺点有3个。
1、新农合的报销额度较低。不管是门诊,还是住院,都有限额。比如有些地方,乡镇卫生所的门诊限额只有几百元,住院限额只有8万元,一场稍微大点的病,都会突破限额,超过限额需要自费。哪怕一些较大型的城市,对于新农合住院的额度也不会超过20万。
2、新农合适用的医疗机构级别偏低。乡镇级别医院,报销额度高点,但医疗水平会差一些,想享受更好的服务去县医院,市医院,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会下降较多。如果去到省外,比如北京上海三级医院,报销比例有可能只有35%,65%的部分需要自费。
3、新农合的报销流程,报销标准等相对繁琐,各地规定不一,异地看病没法直接结算相对麻烦,需要先垫款后报销。举个例子,深圳能做新农合结算的医院,屈指可数,据我所知只有龙华人民医院,限定只有几个省份和城市。
如果是老人,只待在农村,那就没有选择,就选择新农合,一定要参保。
如果是年轻人,没有农村拆迁可能或者分红,倒不必为了新农合而留恋,因为职工医疗报销的优势,不是一个级别的。职保的报销额度、住院报销比例、结算方便度,远远高于新农合,不要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还有一点隐忧就是,新农合以财政补贴为主,ZF压力已经很大很大,以后会不会降低待遇都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