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6日,黄光裕正式获释。
这也意味着,前中国首富黄光裕在知天命的年龄正式归来,只是,曾以“行业整合者”自居的国美,早已挫尽锋芒。
在时代面前,时代的弄潮儿只能寻找属于自己的时代。
有人认为,国美错过了黄光裕,失去了他最能打的壮年时光,其实是,国美错过了一个时代,人生如逆旅,在时代大潮滚滚向前中,黄光裕也同样如此。
2017年,国美30周年庆时,黄光裕妻子杜鹃和国美总裁王俊洲等一众国美老臣,共同出镜合唱“梦想有多远”MV。
镜头里除了鹰、狼和黄光裕的身影外,多是国美往昔辉煌的片段,当然,也可以解读为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与期盼。
这一年,国美提出“重新定义零售”,遗憾的是,自此国美逐年亏损,似乎离梦想越来越远。
时代向前,国美向后。
如今,52岁的黄光裕正式归来,国美迎回自己的王者,他能否带领国美重回巅峰?而对手已经一个比一个强,虎狼雄踞之下,黄光裕怎么办?
曾经的“王者”国美
黄光裕带领下的国美曾是何等的强势?又是怎样的气势如虹?
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正式挂牌开业,依靠低价策略迅速将国美电器门店布局到全国各地。
国美首开在报纸中缝刊登广告先河。1991年,国美在《北京晚报》登出了“买电器,到国美”的广告,定期发布电器的销售价格。
当竞争对手想模仿时,才发现全年的中缝广告早已经被国美包下。
1993年,黄光裕着手对旗下门店进行整合,将其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并形成中国早期家电连锁雏形。
国美还在内部发行《国美经营管理手册》,手册中对门店面积、楼层位置、交通条件等都做了统一规定。
1996年,国产家电厂商开始崛起,海尔、格力、美的等多家企业产品性能稳步提升,价格逐渐下降。
黄光裕意识到了这种趋势,将所有门店全部换上国产品牌产品,大获成功。
1999年,国美走出北京,在天津开设两家连锁店,并进军上海,实现了京、津、沪的连锁构架。
对此,有一种声音认为同在北京的国美打不过大中,只能另辟战场。但大中的老板张大中断然否定:他的选择是战略性的,不是客观原因,而是主观选择。
上海永乐的老板陈晓也持相同看法。
2001年,国美引发空调行业“价格跳水大战”。因为销售价格极低,格力直接跟国美翻脸。黄光裕在媒体开怼:“现在降价是我们说了算。”
多年以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聊起黄光裕,仍旧心惊:“黄光裕用贱价冲击商场,要把咱们小经销商全部消灭。那时咱们的人不能开罪他,大连锁、好厉害!”
2004年,国美电器遍布中国大陆、香港及东南亚地区各大主要城市,并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这一年,马云刚刚成立支付宝,刘强东刚刚将线下门店关闭,成立电商网站,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刚刚研究生毕业。
而真正激烈、诡诈的商战发生在2005年。
当时,黄光裕的对手,包括三联商社的张继升、苏宁的张近东、永乐的陈晓全部完成上市,大家都有了充足的底气。
与此同时,在这一年,国美与苏宁两大家电业连锁巨头正面的对抗已无可避免,双方都把对方视为真正的对手,即使在早年,两家连锁店都很少的时候亦是如此。
原因很简单,两家企业都是全国性战略。
2000年苏宁10周年庆时,创始人张近东提出“二次创业战略”,面对手下“是否应该走出江苏”的争论,最后,张近东拍板:全国连锁,不用再争。
2005年,“美苏大战”爆发,国美直扑苏宁根据地南京,在距苏宁总部200余米的地方开设家电卖场。
2005年7月23日开业前,国美广泛宣称:国美已从全国各分部抽调300名精干人员,全力支援南京战场,甚至连数百名保安都是从各省分部调集。
更夸张的是,黄光裕连店面铺设的地砖都亲自过问,要求把铺好的普通地砖全部拆掉,换上最高档的。
开业那天,新街口方寸之地10万人聚集抢购,开业五分钟后玻璃大门被挤破,一夜间,南京城电器价格被削去10%,当天“打扫战场”被挤丢的鞋子装满好几个大纸箱。
即使多年以后,这仍被视作国美对苏宁的经典一战。
自此,黄光裕有了“价格屠夫”的美誉,这一“美誉”后来也被国美用来痛斥京东等电商的价格战,当然这是八年后风水轮流转的事了。
除了短兵相接,双方首脑还频频隔空喊话。黄光裕声称要为南京消费者“当两年搬运工”,“两个月内在南京连开六家”。张近东放话“用常规武器打,谁也打不死谁,用核武器打,你死我也死”。
但是,低价策略的结果是,国美和苏宁谁也奈何不了谁,至今,国美在南京的市场份额也未超越苏宁。
2006年11月,国美电器以52.7亿港元收购永乐,一举拿下上海市场主导权。2007年末,国美集团以36亿人民币收购大中,巩固了北京市场。
黄光裕甚至还对媒体放言:“不排除继续并购苏宁的可能性。”
收购大中电器的过程极富戏剧性,且体现出黄光裕的性格,得到张大中的认可。
当时苏宁、国美都看上了大中,苏宁经过辛苦的调查和艰难的谈判,首先把收购价格定在了30亿。张大中对黄光裕说:你想要加价20%。黄光裕二话不说,直接出价36亿。
而国美与永乐的并购并不愉快,黄光裕面对媒体谈及谈判过程时说:“最初双方谈并购熬了一夜吧,一天一夜,不是我无能而是对手太狡猾。”
2006年7月17日,永乐电器开市5分钟后突然宣布停牌,理由是因为需要“等待影响股价的消息公布”。
这个消息已被透露是与国美的要约收购。但是,永乐停牌后,国美却未有任何动静。
第二天,国美在香港联交所停牌,等待与永乐一起联合公告。但当天下午,陈晓却通过全国中高层视频大会宣布拒绝国美。陈晓极其愤怒:人家要欺负我们了,我们自己要争气。
最终是黄光裕用18个小时的时间给陈晓写了一封信:你多拿一点可以,你拿太多不行,做人得懂道理,不能太贪。假定你太贪了,现在我就是让着你,将来我心情不好,我见面就骂你,你也很不好受,日子也不好过。
停牌一周后,2006年7月24日,双方正式宣布国美以股权加现金方式全盘收购永乐。
这种微妙的波折折射出永乐并不甘心被并购的心态,同时也为黄光裕入狱后,临危受命的陈晓,却在国美“去黄化”埋下了伏笔。
2008年2月,国美通过第三方收购三联商社,至此,国美已把几大区域连锁巨头收入囊中。
同一年,国美全年销售收入达到1200亿元,成为家电零售业的霸主,黄光裕的个人财富也达到430亿,第三次摘得胡润百富榜中国首富的桂冠。
这是国美的巅峰,也是再未超越的顶点。
而多少人历经艰苦攀上高峰,脚下一滑,却不在是小坎小坡,而是万丈深渊。
黄光裕也是同样如此,
2008年11月23日,黄光裕在北京突然被带走,一同被抓的还有他的妻子杜鹃,国美失去了灵魂。
2010年8月30日,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判处黄光裕有期徒刑14年,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两亿元。杜鹃则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三年执行。
据说,在对黄光裕及杜鹃为期一年多的审讯中,黄光裕始终坚称:"她只是接受我的指令,管了一些证券账户,别的都不知道。
属于国美的“王者”辉煌,自此只成追忆。
“今天你一无所有,但明天你什么都有了,而后天你又回到了起点。”在人生的高点,黄光裕曾这样感叹人生。
但杜鹃的国美坚守,张大中的尽心辅佐,让黄光裕没有回到原点,并留下了黄光裕带领国美东山再起,重回巅峰的无限可能。
但“看守内阁”虽赢了“内战”,守住了“业”,却输了“外战”,错过了电商崛起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