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暂时不可逾越。虽然我也很喜欢同一个演员主演的《汉武大帝》,制作精良程度上来说这两部剧或许真的五五开,但是立意上,“大明”独一档。
“汉武”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用剧中一句话概括,“他创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让一个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汉武帝活在历史中,他是真实的、丰满的、崇高的、伟大的,这部剧只需要呈现其中万一就能达到一定高度。
而“大明”是一部真正系统性阐述了封建时代权力究竟是如何一环扣一环运作的巅峰之作。剧中每个人都身不由己:严嵩固然是借助嘉靖帝的欲望利用一纸“改稻为桑”的诏令成为一把吞噬百姓血肉的剔骨刀;而对抗严嵩的以徐阶为首的清流,看似正气凛然,实际上也不过是为了权利和地位,一旦斗倒严嵩——甚至还没斗倒严嵩,自己的族人就开始盘剥百姓、兼并土地;看似至高无上、稳坐钓鱼台的嘉靖帝,也沦为权利的傀儡。海瑞觐见嘉靖和裕王世子,这场激烈的精神交锋,让海瑞彻底窥破了没有皇权光环笼罩的嘉靖帝的虚实,“无君无父,弃国弃家”,这是最激烈的贬斥,也是最荣耀的褒奖。
“汉武”的故事上下几千年也罕有,但是“大明”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普通的权谋剧,是讲清与浊,贪官和清官泾渭分明;优秀的权谋剧,是讲君与臣,利益集团互相倾轧争权夺利;精良的权谋剧,是讲士与民,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冲突以及统治阶级之间的冲突;顶级的权谋剧,则是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冷酷地展现权力链条是如何勾连和运作。
“大明”以一个虚构的故事,刻画了在整个历史上并不算最突出的人物群像,却能勾勒出真实的“权力的游戏”,在这部剧面前,所有贴上烧脑、权谋、政斗之类标签历史剧似乎都显得不太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