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与程不识:程不识严厉李广散漫 谁更值得学习?

长安城里有两座大的宫殿:未央宫与长乐宫。前者在城的西南,为天子居所;后者在东南,为太后居所。每座宫殿都设有兵士守卫,统管这些守兵的官职叫做卫尉,也属于九卿。能担任这个职位的,一般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要值得信任,第二在军中较有威望。此时分别担任未央、长乐两宫卫尉的,是两位名将李广、程不识。

根据记载,这一年两位名将忽然被任命为将军,派去边境驻守了六个月,李广为骁骑将军,屯守云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守雁门(今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史书没有说明原因,大约是有匈奴大军动向的消息,故提前屯兵以防万一。

由于两位同任两宫卫尉,又一起驻防前线,且都为当时声震天下的名将,故引起了大家对他们治兵风格和作战风格的比较讨论。

从出身来看,李广似乎更有名望一些。他的籍贯在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那里先秦时期就毗邻游牧民族,故当地人多能骑射,能为骁将。李广的祖辈里最出名的是秦国大将李信,最为彪炳的事迹是在灭燕战争里以轻骑抓捕燕太子丹。李广继承了家族世传的武艺。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老上单于亲率十四万骑兵从萧关大举入侵,杀汉朝北地都尉。李广当时不会超过二十二岁(注:按李广死于元狩四年(前119年),称年六十余,古人皆称虚岁,故其生年应在前187年至179年之间,文帝十四年约14岁至22岁),以良家子身份从军,凭借精湛的射术杀死敌人尤其多,得到了文帝的欣赏。后为郎官,经常作为侍从陪同文帝射猎,得以展示一身武艺。文帝曾经感慨说:“可惜李广生不逢时啊,若是生在高祖的时代,万户侯何足道哉!”文帝可能没想到,这句发自肺腑的赞扬,竟然会成为李广一辈子的魔咒。

在“七国之乱”中,当然不会缺少英雄一显身手的机会,李广以骁骑都尉的身份跟随太尉周亚夫力战,名显当时,并接受了梁王颁发的将军印。这一举动历来被认为是李广没有政治头脑的体现,其实倒也不能完全怪他,因为那时节连景帝本人都在极力营造和梁王兄弟情深、亲密无间的氛围,甚至亲口许诺百年之后要传位给这位好弟弟。当然脑袋灵活一点的,早已看出景帝的用意不过是为了稳住梁王在正面战场抗击叛军。李广人虽不笨,线条却粗了一点,大概是把宣传口径当真了,才毫无嫌疑地接受了梁王的官职,所以尽管他也立有大功,却被景帝排除在封赏名单之外。

景帝对李广有偏见,不过抵御匈奴还是得依赖他。李广历任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云中等郡太守,都是与匈奴接壤的边境。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一段经历是在上郡太守任上,与匈奴的一次交手。这次交手,把李广的长处和短处都暴露得非常明显。

那一回,匈奴侵入上郡境内。李广军中有一名中贵人,所谓中贵人,是指景帝身边的亲信。名义上他是景帝派来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技战术的,实际上我们生活里都见过类似的人事安排,把需要提拔的人放到一线业务岗位上镀镀金,美其名曰“挂职锻炼”,时间不用太长,工作往往不用真干。李广当然知道其中的门道,也知道中贵人的业务水平肯定不怎么样。《汉书·李广苏建传》称中贵人有数十名骑从,想必便是李广安排在身边起保护作用的,毕竟中贵人要是真在自己郡内有个闪失,难以向景帝交代。不过这次匈奴入侵,这名中贵人可能过于自信了,尤其是看到三个仿佛落单的匈奴,他仗着自己有数十名保镖,竟然真的冲上去主动开战。谁知三名匈奴不慌不忙,引弓射击,不但把中贵人射伤,还几乎把那些骑从全部射杀。有些读者看到这里,不免会说:“骑从都射死了,中贵人自己竟然只是受伤,看来身手也没有那么差嘛。”其实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就能明白,这些骑从本就是奉了李广之命的保镖,见中贵人送死,谁敢不舍命搭救,必然争先恐后围绕在其身边“堵枪眼”,宁可自己受伤也要保护贵人无虞。本来这些骑从加起来,可能还比匈奴高一点点,因为多了个累赘,反而乱了手脚落了下风。

李广与程不识:程不识严厉李广散漫 谁更值得学习?

受伤的中贵人在众人拼死保护下,逃离了现场,一路狂奔去找李广求救。李广听说之后,暗呼侥幸,只说了句:“这三人想必是匈奴的射雕者。”说完,李广亲自带着百余骑前去为中贵人报仇。为什么杀三人,需要带百余骑,岂非胜之不武?我想这应该和“射雕者”的含义结合起来看。历来对“射雕者”的解释,都认为是形容匈奴中最善射之人,没有再深入探讨。李广在追上三人之后,亲自射杀两人,活捉一人,询问之后,《汉书》称“果匈奴射雕者也”。这句话显然属于一种事实判断,如果“射雕者”仅是一种对技术的泛指,这句话就显得很没有来由。可以推断,“射雕者”应指担任某种具体任务且善射的人,而非一般的虚指技术。李广先凭借经验,猜测此三人正在境内执行该项任务,故预判为“射雕者”,及抓住俘虏,通过询问验证猜测,才能下“果射雕者也”这样的结论。同时可以推论,“射雕者”往往执行任务时,应该不会离大军过远,故李广尽管一向自恃武艺高强,仍然谨慎起见带了一百多人前去。

发表评论,文明发言,遵守法律法规一律通过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