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对“伪娘”恨之入骨

今天看了两篇抨击“伪娘”的文章。对于作者把“伪娘”现象上纲上线的批评,我颇不以为然。

文章说,中国男人越来越娘,质疑中国男人的荷尔蒙哪里去了?直指“娘化”毁了中国男人的审美和时下的三观。作者道,一个没有血性的民族,是没有抵御外来侵略的勇气的。

另一篇文章的作者就更是义愤填膺,说“伪娘”是美帝国施放给中国的有毒新物种,专门污染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的。要求发动一场运动,像除四害一样把“伪娘”除掉。

何必对“伪娘”恨之入骨

老实说,我对“伪娘”没兴趣,看到他们男不男女不女的打扮,听到他们娇声娇气的声音时,也鸡皮顿生。但我不会因反感而要口诛笔伐他们,相反,我感谢社会的宽容,容许他们存在。

一个社会越宽容,越自由,越进步。

首先,我们国家法律没有禁止“伪娘”这条款,更没有要清除他们的法律。法不禁止,即可为。尽管“伪娘”现象不符合大众审美,但能宽容对待他们,是依法治国的具体表现。

无论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伪娘”只是一种流行文化,当这种流行文化没有市场,没有受众,自然会慢慢消失。

在中国,也只是极少的人热衷打扮成“伪娘”。老百姓也难得在生活中遇到“伪娘”。很多伪娘,纯粹是为了表演。将“伪娘”的角色延伸到生活中的人,是很少的。如果,区区几个“伪娘”就能毁了整个中国男人的审美和荷尔蒙,那只能说,中国男人本身就没有荷尔蒙。说“伪娘”会毁了社会的三观,更是夸大其词和杞人忧天。

“伪娘”的产生是源自于日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动画片大热的时期。一些青年模仿动画片中的人物穿衣打扮,于是,cosplay流行起来,男的穿女人装,“伪娘”就出现了。到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日本也不因有伪娘,而变得国弱民穷。相反,日本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泡沫经济破灭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转型成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发达国家。李克强总理今年五月访问日本,参观了一些日本制造业公司,对日本的新科技有了深刻了解。


记得“婴儿潮”出生的美国一代(指1946-1964年出生的美国人),他们成长在美国经济繁荣时期,性格非常反叛,留长发,穿奇装异服,吸烟喝酒,甚至吸毒。他们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一代,老一代人对他们失去了信心。可等到这些“婴儿潮”的美国人走上国家的舞台时,他们的表现比他们的前辈更出色。在他们主导下,美国人研制了卫星、航天飞机、新能源汽车,发明了电脑、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等,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近几十年的美国总统,如:小布什、克林顿、奥巴马、特朗普,都是“婴儿潮”出生的。奥巴马这位美国第一个黑人总统,青年时还吸过毒,这不影响他日后成为美国总统。所以一个国家要强大,制度的建设是最重要的。有好的制度,才能国强民富。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没有必要要求他们按照前辈的方式去生活。如果是那样,社会就不会有进步了。

对于“伪娘”这种流行文化,我们应坦然面对,没有必要对他们恨之入骨。如果把“伪娘”当四害一样去清除,说明我们还是以“斗争”的意识来看待问题。中国从来不缺高大上的道德观,缺的是宽容的心。

几十年前中国没有“伪娘”,请问那时中国国强民富了吗?

发表评论,文明发言,遵守法律法规一律通过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