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Pay和iPASS一卡通强强联合 决战电子支付

经过9个多月的孵化,LINE Pay入股一卡通之后的首个合作成果终于在今(3)日上线。究竟LINE Pay和一卡通的组合,与市场上其他电子支付业者推出的服务有什么不同?

突破14岁~20岁年轻人的市场

首先,从LINE Pay 一卡通帐户公布的服务内容来看,与其他电子支付业者既有服务相比,较大的不同应该是突破了14岁~20岁使用者线上开通帐户的限制。在作法上,14岁~20岁使用者申请帐户时,必须填入监护人同意的规范。

这项突破帮助LINE Pay有机会满足过去LINE用户中,那些因年龄限制无法申请信用卡,所以无法使用行动支付的低年龄用户群。同时LINE Pay营运团队负责人吴孟芝认为,借此他们也将让行动支付不再只是成人或信用卡的市场,她说:「这才是展现实力的地方。」

LINE Pay和iPASS一卡通强强联合 决战电子支付

LINE Pay和iPASS一卡通强强联合

将转帐功能结合社群优势

而LINE Pay和一卡通合作的第二个亮点,应该是无手续费的P2P转帐、分帐功能。虽然其他电子支付业者同样可以做P2P转帐,但LINE Pay的不同在于,结合了LINE通讯软体的社群优势,直接将转帐选项设计在LINE聊天室下拉选单。

这等于是将转帐功能融入使用者生活聊天情境,在使用上也更直觉。而且社群平台的一大特性是,一个功能若获得认可,很容易产生相互带动的效果,加快服务的推展。

打入大众运输场景

此外,第三点值得关注的是,过去捷运、公车这类大众运输工具,可以说是LINE Pay迟迟无法打入的痛点,但这次与一卡通合作推出的服务中,有一个「乘车码」功能,可以让消费者用LINE Pay扫码,刷进高雄捷运站。之后也计划让大台北消费者可以扫码坐公车。

不过有关这部分服务,目前能扫码进站的还只有高雄捷运,而且一卡通董事长施胜耀直言,目前这个功能还比较是在POC(Proof Of Concept,概念性验证)阶段。未来若想要大规模、大范围商业化,除了技术上的突破,也需要政府和各机构配合。

他以台北捷运为例,表示若想做到扫码进站,不能只有LINE Pay和一卡通做好准备,也需要北捷方面愿意投资做设备修改和系统串接。另外他也提到,目前大部分公车都是处在离线环境,但电子支付是一个云端钱包,要如何在离线的情况下,扣线上的钱,就是他们必须克服的挑战。

限量LINE一卡通联名电子票证吸引用户注册

而在这3个功能面亮点之外,此次LINE Pay与一卡通合作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面向,是行销手法。

虽然这次合作案上线,既没有请来大明星代言,各种奖励活动,如注册、自动加值开通、转帐等的补贴金额也都不高,多在百元以下,且多有名额限制。不过LINE相对其他电子支付业者有一大优势,就是「LINE FRIENDS」。


相对于不到百元的注册储值金奖励,印上熊大、兔兔,只送不卖的限量30万张连结电子支付的记名实体电子票证「LINE Pay联名一卡通」,应该更能够吸引消费者去注册LINE Pay 一卡通帐户。

而不论是对LINE Pay,还是所有电子支付业者来说,发展电子支付首要挑战,就是如何吸引消费者跨出第一步,完成帐户开通申请。

当然,LINE Pay和一卡通的合作展现出优势,但也可以看到一些挑战。如相对于同业街口支付预计在今年可以完成串接的银行家数上看17家,LINE Pay一卡通帐户首波合作开通的则是只有10家银行,而且这当中有3家,在宣布服务上线的今天,还没有准备好。

不过施胜耀认为,第一波合作银行中包括了中华邮政和台湾银行,相信使用者覆盖率方面不会是问题。另一方面他虽欢迎更多银行一起合作串接,但也强调现阶段对他们来说更大的重点,是把能量放在拓展更多使用通路和应用场域。

发表评论,文明发言,遵守法律法规一律通过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