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最好的职业莫过于经商和做官,经商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经历,而且投资有风险,输赢只在一念之间。那么当官无疑是最好的人生规划,十年寒窗苦读,一招考上公务员,注定了今后都是坦途。国家公职在现在看来都是金饭碗啊,福利好待遇好一辈子吃喝不愁了。无数家庭都期盼自己的子女考上国家公职,一辈子顺顺利利。
然而,在洪武年间,官员的命运却是恰恰相反,最符合官员们命运的一字就是,惨。朱元璋在打下江山以后,发现丞相制度越来越束缚自己的权力,索性他就废除掉了。同时,朝中官员的品级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朝中最高文官等级不过二品。
一品大员去哪了?一品有是有,但形同虚设,都是什么太师、太傅啦,位居一品但都是虚职,没什么权力。所以能熬到二品,已经是祖宗积德了。但是呢,官员们感到极为不公平的就是,他们寒窗苦读奋斗一生,不过区区三四品,但是朱元璋的亲戚们,一没战功二没业绩,可以说是一点功劳都没有,但是他们几乎都是一品大员,就连招个上门女婿驸马都是一品官职。
朱元璋从小父母去世的早,所以这些亲戚对他来说意味深长,他的儿子、女儿、侄子、女婿之类,凡是和他沾亲带故的都被封为一品。这不不算什么,令人难受的还在后头呢,朱元璋是个很小气的人,官员的工资,从一品的到七品,一年的俸禄从1044石米到7石半米。他们要用这些俸禄去养活一大家子人不算,还要养衙门里办公人员。
古代的知县和现在的县长可不一样,现在的县长就是县长,其余部门有各自的领导。古代的知县却是身兼数职,建筑、税务、工商、法院等他自己把活都要干了。一个月只给这么点俸禄,大家都得支起来牙过日子。一到发工资的时候,官员提着米袋领工资,活脱一个讨饭的,明太祖时期就这点口粮还是按时发放的。但是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时候,俸禄只领到十分之六,其余的发现金。
不过即便是如此,还是会有无数读书人争先恐后去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