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各界翘首期待的诺贝尔奖陆续公布。2018年10月1日上午11时30分,瑞典卡罗琳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委员会宣布,来自美国、日本科学家因为发现如何利用与操纵免疫系统对抗癌症,成为今年诺贝尔生医奖得主。 他们分别是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教授艾利森(James P. Allison),以及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

2018年诺贝尔生医奖颁给美国免疫学家艾利森、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
这两位科学家,各分别发现人体T细胞受体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与PD-1(计划性死亡-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是人体免疫系统作战时,被“关机”主要原因。
人体的免疫系统竟然也会被“关机”,或被强制按兵不动?事实上,癌症是人体的细胞突变,所以它不是外来的病毒,癌症肿瘤本身就是人体的细胞,只不过它们疯了、造反了。为消灭这些造反的“坏(癌)细胞”,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一种T细胞(白细胞),会吞噬坏细胞。
然而,再强大的超级英雄也有致命伤,T细胞不仅有、而且还有两个弱点,分别就是此次诺奖的主角CTLA4、PD-1。举例而言,T细胞面对坏细胞时,有可能不分青红皂白,杀红了眼,把体内的好细胞一起消灭了。为了防止这一点,T细胞身上有一个“按钮”,它叫做PD-1,关掉PD-1按钮,T细胞也就被关机了。
不幸的是,癌细胞发现了T细胞的弱点,于是,癌细胞分泌了一种叫PDL-1的“触手”,PDL-1这只手就可以关掉PD-1按钮,让 T细胞“关机”。同样的,美国学者艾利森,其所研究的项目──已知蛋白质CTLA-4,也是针对免疫系统的“关机”装置提出解决方案,只是机制略有不同。
总的来说,过去的癌症疗法,就像人们所熟悉的,不是用化学疗法将癌细胞毒死,就是放射疗法将细胞烧死,但都带有很多副作用。而本庶佑及艾利森的研究结果,是唤醒受压制的免疫系统,并实际告诉外界,“最好的防卫就是自卫。”
透过免疫疗法攻克癌症最知名的案例,即为美国前总统卡特(Jimmy Carter)。当时,卡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了肝脏及脑部,传统疗法已经束手无策。不过,经过6个月的PD-1免疫治疗,结果震惊全球医学界,即卡特脑部的肿瘤,在没有其他治疗手段的情况下,竟然完全消失了。
或许正与本庶佑所言,“癌症肿瘤并不会完全消失,但未来在免疫疗法控制下,‘癌症将成为慢性疾病’,而不再是绝症。”但也有人提出质疑,像是台湾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教授许秉宁表示,“像卡特这样幸运的例子不多,目前来说,只有20%的病人,癌症肿瘤有机会透过这个方法治愈。”
同时,免疫疗法的费用仍非常昂贵(如诺华药厂的CAR-T治疗,初步预估每年需47.5万美元),恐怕也还不是一般人负担的起,所以从造福广大民众的立场来看,免疫疗法普及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如此,也不可抹灭两位诺奖得主的心血,除了创造数十亿美元的癌症新药市场诞生,至少也为已经罹癌、或癌细胞发生转移的患者及其家人,添增了许多宝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