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城雾霾笼罩,大片区域的空气污染指数飙升到300以上,出门的市民都纷纷戴上了口罩。最直观的感受是,从昨晚开始,很多地区的能见度都已经降到了只有几百米。在雾霾最严重的地区,人们在路面上只能看到汽车的雾灯和面前人影影绰绰的背影。
其实从前几天开始,北京之外的华北地区就都已经出现了雾霾天,只是因为尚未完全影响到北京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而从今天北京的雾霾天开始,大家都意识到,今年的雾霾季节又开始了。
厉害的煤
11月14日,北京市中心的空气污染指数峰值达到了370多。而这还远远不是整个华北的最高值,保定涿州达到了惊人的590,雾霾更加严重,可谓伸手不见五指。其余石家庄行唐、灵寿等县、唐山各地的空气污染指数也都直逼400。其余华北大部也都受到了剧烈的影响,连临海的天津市都达到了250左右,其实已经算是重度污染了。
整个华北都笼罩在一片烟云之中。不过人们一点也找不到那种诗意朦胧的感觉,唯一担心的是自己和家人的呼吸道应该怎么办。

不由生出尊敬之情
雾霾里所谓的“雾”,是指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的大气现象,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来自于水汽本身。如果其中没有包含什么污染物的话,倒是没有什么好特别担心的。
雾霾中更让人忧惧的是“霾”。这是空气中的水汽吸附在漂浮于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上,以污染物为核心,以水雾为外壳的一种物质。在光照、温度和湿度的不断变化中,这种物质还会发生内部反应,进一步增加污染物的危险性。
种类丰富,变化无穷...
根据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研究,构成华北雾霾内核的空气污染物质,主要是工业污染源排放、机动车尾气和散煤燃烧。这些污染源造成如此恶劣而深远的后果,和京津冀地区和周边省份的产业结构和人口密度有很大的关系。

这是2017全国能源消费占比煤炭仍是绝对的大头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 6 省市占全国面积 7.2%,却消耗了全国 33% 的煤炭(京津冀的煤电机组更是占全国的 27%),单位面积的污染物排放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倍。
而未经处理的煤炭恰恰是一种不清洁的能源,不仅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粉煤灰等固体颗粒物,煤炭形成过程中含有的硫、氮等元素也会因不完全燃烧而形成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甚至一些致癌化合物,污染程度就更显得高了。
尤其是在监管力量难以到达的县级乃至更低级行政单位,小锅炉和散煤的使用经常处于无序的状态,清洁煤和天然气使用水平不高,从小工厂到民间自主取暖都在排放污染物,只要稍有水汽雾霾就会出现,而且裹挟着令人闻风丧胆的污染物。
卫星图上观察唐山的工业与矿业
重工业方面的情况也不乐观,京津冀地区钢产量占全国的 43%(产钢过程中使用的煤炭废气和矿渣扬尘是重要污染源)、焦炭产量占全国的 47%(一种由煤炭干馏而成的高浓度炭,生产过程中也会释放污染性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平板玻璃产量占全国的 33%(生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硅颗粒)、水泥产量占全国的 19%(水泥粉末本身就是一种固体污染源)。
另外还有汽车尾气的影响。京津冀的机动车保有量占全国的 28%(虽然北京限行政策严格,但空气不以行政区域为影响,整个华北应视为同一板块),特别是重型车保有量占比近 30%(这与北京需要大量外地资源输入和燕山以北交通不便需要公路运输有关)。

油品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辆重型卡车的尾气排放量可达一辆达标小轿车的数十倍,而大车的环保措施往往不力,实际污染量更大。若干工业和民用废气的叠加,让华北的雾霾从源头上就有了“供应”保障。(显然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