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APP相互保薅羊毛指南大全

打开支付宝,搜“相互保”。

对,你将见证国内第一款正经的大病筹款互助产品(其实就是相互制保险公司做的重疾团险啦,投保人是蚂蚁,我们要做的事儿就是“参团”)。0元加入,一人生大病,大家齐出钱,每个人出一毛钱,世界就能变成美好的人间。

怎么买?搜索相互保后点进去,点立即加入,授权使用芝麻分,阅读健康告知和协议授权,同意协议并加入,OK了!如果愿意,还可以点“为家人加入”,把子女也加进来。

在哪交钱?拜托,协议授权没看吧,每月月中和月末会根据赔付情况从你支付宝里直接扣款。这三个月还在等待期,不会有赔付数据。

当然,不是什么人都能买,要不岂不逆向选择劣币驱逐良币了?

支付宝APP相互保薅羊毛指南大全

相互保给出的加入条件是:

1、芝麻信用650分。解决了投保人的基本信用问题,恶意骗保几率大跌。

2、39岁及之前,保额30万元。40-59岁,保额只有10万元。60岁之后不保。

加入之后的好处呢?

1、价格便宜,便宜到吓死你。这个收费方式是每个月交两次,或者叫分摊两次。每次看实际的出险情况,单一确诊案例每个分摊不超过一毛钱,低于一分钱算一分钱。我找信美的校友咨询了下,目前他们预测每个月是几块钱,一年下来不超过两百。但当然也可能会有变化。

2、承诺续保(注意还是非保证续保)。这个是一年期重疾,除产品停售和年满60之外,承诺续保。

3、父/母投保后可以添加未成年子女,但父母如果退出(比如嫌10万保额太少)的话,子女也必须退出。

重点分析下,价格到底有多便宜,以及为什么信美预测出了“每年不超过两百”的保费数字。

以我心爱的比价之锚——弘康重疾来举例的话,弘康定期重疾年缴保费大概是相互保的十倍。

就连支付宝和人保健康咬牙跺脚做的好医保一年期重疾,我买不含轻症的30万保额,每年也得交七百块钱。

为什么这个产品还能再降出地板价?靠的是健康体筛选+年龄门槛。

健康体不用说了,基本上对身体健康要求蛮严格的,20-40岁身体数据健康的人,重疾发病率其实并不高。更不用说这个产品的心机,允许你添加未成年子女,这是一批出险率更低的人群。

重疾险的定价,估计参照的都是中国精算师协会经验分析办公室13年做的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我大致说一下这个产品需要用到的数据:

男性25类重大疾病20岁的发病率是0.0478%,40岁发病率是0.28%。女性高一点,分别是0.0515%和0.2909%。

先看18-40岁阶段,即本次重疾险的主力保障人群。

可以看出,重疾发病的数据转折点在40岁,那一年的重疾经验发生率是千分之三不到的样子。

如果相互保有一千万(40岁人群)集体参保,那可以视为一年有三万人,每个月有2500例出险,即7.5亿赔付,预计每人每月出75元。

这应该是这个产品的“价格上限”。

因为在事实中,大量成年投保人年龄都会低于40,处于出险率更低的阶段。以中段年龄30岁计,重疾经验发生率大概是千分之一,也就意味着每人每月出25元。

鼓励子女加入政策,意味着出险率再度打折,因为1-20岁的重疾经验发生率大概是万分之五、六。

接下来说40-60岁人群。

50岁的发病率大概是40岁的三倍不到,而人类到60岁的重疾发病率,已经暴增到大概1.6%。根据这个年龄段的中间数定个赔付规则,那么,40岁一到,保额立即从30万暴跌到10万。但你未必舍得退保,毕竟还有孩子呢。等孩子成年,你超过50岁,则出险率进一步升高,到那时候,10万保额也很划算。

这应该就是整个产品的定价和设计思路了,实际模型肯定比我这么瞎算靠谱多了,但大方向如此,根据重疾经验发生率来筛选和吸引人群。最近这三个月,就是验证这种筛选和吸引机制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的关键窗口了。

传统的重疾险,是御敌于国门之外,恨不得让你20岁就买终身重疾。

这里面的矛盾是,在20-40岁这个年龄段,用户的重疾经验发生率非常低,相当于用户在“最需要钱”的年龄,付高额费用,购买未来的“我一旦患病无法劳动”的收入补偿。

未雨绸缪是好的,但这种让穷人多交钱的产品设计思路确实让很多重疾购买者都非常纠结,买个一百万重疾?买不起。买个三十万重疾?总觉得保额不够充分。

相互保的好处就在于“分段计费”,让把20-40岁划到一档,直接设计为产品的主力人群,以老带新,完成了整个产品的年龄搭配。

所以有网友问我,如果每个月有一万起赔付,那保费岂不是特别高?不是的,一万起赔付大概意味着四千万或者更多投保人,你在这起案例上承担的费用估计只有一分钱。

这款产品非常完美吗?也有要注意的地方:

1、没有轻症保障,原位癌之类的不赔付。

2、跟传统重疾定义没差别。传统25种重疾定义是保险业协会定的,有些过于规范教条化,在实际操作中,会有一定的通融赔付情况。估计这款产品用户量这么大,以后每次相关的争议应该也是舆论热点,估计有机会倒推行业修正重疾条款,善莫大焉。

3、产品照样有停售风险,有个什么天灾或者致命流行病,赔穿地心,关门结业,不是不可能。所以把这款产品作为主力重疾不可取。如果已经买过重疾,完全可以把这款产品当做补充。重疾是可以叠加购买的,不像医疗险只能报销一次。但如果你没买过重疾,一定一定不要把人生希望都寄托在相互保上。。

目前看,这个产品已经非常便宜,但对哪些人群更划算,或者哪些人群更需要这款产品?

相互保采取的是均衡保费收取方式,所以对年纪大的有利,对保费贵的人群有利,对幼童有利。

1、年纪大,比如刚买完房结完婚生完小孩给父母交完家用的30岁的你,正好经济紧张但又是最重要的家庭支柱。如果你已经买了医疗险,买不起(不想买)重疾,或者只买了三十万重疾又嫌不够,这款产品对你的意义就比较大。

2、男性。男性的重疾和寿险都比女性贵(因为平均寿命短)。但相互保现在天下大同,统一定价,这对男性更加划算些。

3、幼童。1岁幼童重疾发生率不比20岁的人低,所以婴幼儿跟着父母买重疾挺划算。

轻松筹水滴筹这些众筹平台,之前也搞过类似的产品。从产品形态上,相互保和这些产品看起来差不多。但从内核看,相互保是一个正式的重疾险种,又通过芝麻信用分筛选出了优质用户。因为渠道强大,用户量级未来有望达到千万。可以想到,产品的稳定性持续性都比较可期。

相互保出来后,第一击溃了互助众筹平台,第二打穿了传统重疾定价底线,从革命性上看,堪比百万医疗险问世那天,这些产品对于中国普通人的帮助,远远超过传统保险产品。

有网友问,买完相互保之后,系统引导点击“升级保障”,邀请用户购买配套的好医保长期医疗险,是否值得买?回答很简单,如果你没配置过医疗险,还是应该买一个的,是否在支付宝上买,那随你。这款产品的优点是保证六年续保,六年内免赔额共计一万,所有重疾0免赔。不过市面上的医疗险在赔付条件上差异都不太大,就算有差异,每年的升级都是相互抄袭条款的大好机会,所以,随便选一款医疗险买买吧,我刚才说了,医疗险在国内的创造性,那也是划时代的。​​​​

发表评论,文明发言,遵守法律法规一律通过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