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长达55公里的桥,究竟怎么建?在大海里建两座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怎么做到的?用巨型沉管建6.7公里海底隧道,每个标准管节重约8万吨,如何沉降?戳视频↓↓看“基建狂魔”怎么解决这些“世界性难题”。
被英国《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
“各种之最”的跨海桥梁:总长55公里,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比国内其它桥梁“长寿”20年:和国内其他桥梁工程的设计寿命100年不同,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寿命为120年。并要求能抗8级地震,抵御16级台风。可别小看这多出的20年,却达到了世界最严苛的标准。
2400多吨的斜拉索、26000吨的钢绞线,保证高科技、高质量、高性能: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主要包括三座通航孔桥,分别是九洲航道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青州航道桥。这三座斜拉桥由总计2400多吨的斜拉索、26000吨的钢绞线构成;另外,大桥采用的是国内首创的1860MPa直径7mm锌铝合金镀层钢丝拉索技术。
港珠澳大桥总长55公里,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也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包括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以及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口岸和连接线。其中,主体工程由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长达22.9公里的桥梁工程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今天全线贯通的是横亘在伶仃洋海面上的22.9公里主桥桥梁。
钢材用量相当于60座埃菲尔铁塔
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桥梁,仅主梁钢板用量就达到了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者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
桥路面寿命是高速路3倍
港珠澳大桥地处海面,因此长期处在高温、高湿和高盐的环境当中,如何做好防水、防锈和防腐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设计要求,大桥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要达到15年,是普通高速公路路面使用寿命的3倍。
石料精度堪比面粉
要想铺设桥面的沥青混凝土特别坚固密实,其中加入石料的精度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石料越细分就越能发挥沥青的功能,沥青混凝土越密实,桥面也就越坚固耐久。据了解,为了达到上述效果,石料的加工达到了75微米,相当于平日大家吃的面粉差不多。据称,目前使用的这条加工设备,是专家在世界各地寻找相关设备,并且将多个国家的设备组装而成的。
为了保护“海上大熊猫”,“把石头凿了几层楼深”
中华白海豚是全球范围内最为濒危的一类海洋哺乳动物,目前仅存活千余头,被誉为“海上大熊猫”。港珠澳大桥的九洲航道桥施工区域还因穿越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而做出相应调整。为尽量少占白海豚生存空间,此次特地将承台深埋在海床底下,这种“把石头凿了几层楼深”的施工法在世界上当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