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OSMOS报道,近日在奥地利维也纳“欧洲肠胃病学术周”的一次演讲中,奥地利科研人员公布了人体存在内微塑料的第一个证据。研究人员在来自芬兰、意大利、日本、荷兰、波兰、俄罗斯、英国和奥地利等8个国家的志愿者的粪便中找到了长度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颗粒。参与实验的人员在实验前一周内均食用塑料包装食品或饮品。在粪便样本中找到的塑料颗粒被确定分为9种类型,其中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最常见的。

人体内存在微塑料
这项研究发现,在人类肠道中发现的塑料浓度高于其他动物研究的浓度,是相关研究中浓度最高的。最小的微塑料颗粒能够进入血液、淋巴系统,甚至可能到达肝脏,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了解这些进入人体内的塑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食物中普遍存在
人们很早就开始关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危害,近年来对微塑料纤维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新的关注。
最近公布的两项研究发现,海盐和自来水中含有微量塑料纤维,包括微塑料纤维和纳米塑料纤维。微塑料纤维直径为0.1~5000微米,纳米塑料纤维直径为1~100纳米。研究者在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和中国的海盐中发现了微塑料纤维的踪迹。科学家检测了14个国家的自来水样本,其中包括英国、德国、法国在内的欧盟样本中,有72%发现了微塑料纤维,平均每升水4个左右。
美国的状况更糟,94%的水样中存在微塑料纤维,平均每升水里有10个左右。之前的相关研究发现,蜂蜜、糖、啤酒和鱼类中存在微塑料纤维。人们不禁猜测,我们吃的所有食物中可能都有微塑料。
微塑料的健康风险
塑料的化学性质相当稳定,主要的健康风险可能来自于它吸附的各种污染物,比如在海洋中吸附的多氯联苯(PCB)和多环芳烃(PAH)。此外,还有塑料生产时使用的添加剂,比如BPA(双酚A)。
虽然很多食物都有可能含有微塑料纤维,但海产品最为典型。海鱼体内的塑料主要集中在消化道,人在食用的时候基本上都去掉了,而滤食性双壳贝类(比如生蚝、海虹)是连消化器官一起吃。欧盟科学家测算,225克海虹中大概有7毫克微塑料纤维。
按照目前已知的最大污染量推算,由此带来的PCB、PAH和BPA的摄入量微乎其微,比如PCB和PAH的摄入量不足人体每天总摄入量的0.1%,BPA摄入量不足人体每天总摄入量的2%,因此威胁很小。
据估计,一个欧洲人一年吃进去的微塑料纤维就有11000多个。这些微塑料进入人体后是否参与代谢过程?是否会继续降解?何时排出?人体器官对这些微塑料是否有反应……这一系列问题,目前没人知道准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