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自杀率与卡坦扎罗学说

中国人自杀率正在回归一个正常人类的水平,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男性自杀率(2002-2015)比女性的要高,逐年下降的幅度也比女性的低很多。

具体来说,适婚而未婚的年轻男性和85岁以上的农村男性的自杀率相对来说是最高的。

这个数据几乎100%符合进化心理学家卡坦扎罗的自杀适应器学说,这一学说对“人类为什么会自杀”的回答是:当个体实现其自身的广义适合度的能力急剧下降时(比如,预感自己健康状态不好,对成功的恋爱关系不抱希望,感觉成为家人的负担),自杀最有可能发生。

中国人的自杀率与卡坦扎罗学说

内心里,这些人不想成为家人的负担,想让出资源和机会给亲属,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广义适合度可能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受到损害(简单说,自己传承后代或帮助照顾后代的价值太低了,不如让出资源给携带了一部分自己基因的家人)。这就是为什么在许多独立研究中,最常见的自杀念头的触发点是怕成为家庭的负担,如果是男性,更进一步的理由是找不到配偶。

所以自杀有性别差异:

①,几乎在所有的年龄段,男性自杀率都高于女性。在以下两个年龄段自杀率的性别差异达到顶峰:一个是求偶竞争最激烈的时期(15-35岁),以及老年阶段(70岁以后)。

②,在20到30岁的年轻人中,男性自杀率是女性的六倍,在70岁以后,男性自杀率是女性的七倍。男性要比女性遭遇更多的求偶失败,男性在晚年也更容易患上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或肝病,这让男性强烈认为自己已成为了家庭的负担。

其实,

有自杀的念头是很正常的,特别是遭遇到重大挫折,特别是这些挫折又跟生殖活动有关的时候,这时候人人容易产生生无所恋、人生没有意义的念头。但,要知道这些都是人类进化来的心理适应器,它只不过像一个老旧的、不合时宜的钟表在工作着,有时制造的是飘荡于心灵上空的噪音。是,烦得很,但,并非不可闪躲。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逃避不了失败,还是逃避不了对失败的恐惧吗?

以中国女性自杀率急剧下降(回归国际正常水平)为例,那是因为女性离开农村,走向城市,有了自己独立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和崭新的生活。所以,男性也要相信,不管当前面临的境况有多么糟糕,未来总会有好起来的机会。

如果一直没有好起来的迹象,那就继续等下去,等熬过了35岁,不再受强烈的繁殖欲望所操纵,会发现生活豁然开朗。人在生理上,不应该逆天而行,要该睡睡、该醒醒,该吃吃、该喝喝,但在心理上,却不应该做自然的奴隶,受它的“蛊惑”而轻言放弃。(本文转载,来源于一篇论文

发表评论,文明发言,遵守法律法规一律通过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