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届中产不行:身价只靠房子 花钱只为孩子

临近年底,各大机构出了很多中产阶级的报告,除了我们之前提到的瑞士信贷的《2018全球财富报告》被广泛引用。国内的机构和媒体也先后发布了《2018胡润财富报告》、《2018新中产白皮书》、《2018中国轻中产人群研究报告》等等。

确实,中国家庭财富的总额依然在不断增长。瑞士信贷发布最新《2018全球财富报告》中中国家庭总财富已超过50万亿,紧跟美国之后反超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但就个人财富而言,中国成年人的个人财富的4.781万美元,还是远低于日本的22.724万美元。

瑞信报告中,超半数的底层成年人只占有全球1%的财富,而全球1%最富裕的成年人却占据了全球85%的财富。所以平均其实没有太多意义。目光回到中国的新中产,他们似乎变得更加谨慎和保守。

《2018中产白皮书》中提到,80%至90%的新中产在投资方面亏过钱,七成以上会在亏损达到投资额的10%时选择止损。《2018胡润财富报告》中,新中产人群投资理财以“资产稳健增长”为目的约74%,其次是“资产保值”约23%,同时,强调了“未来在房地产和P2P网贷的增配意向减弱”。

《胡润财富报告》2017年报告中,千万资产家庭的主要构成为,企业主55%、金领20%、炒房者15%、职业股民10%。而今年的报告中变成了,60%是企业主,20%是金领,10%是炒房者,10%是职业股民,企业主变多,炒房者变少。而在亿万资产中职业股民占比减少了5%。炒房者和股民的比例下降,企业主比例上升。

这一届中产不行:身价只靠房子 花钱只为孩子

“房地产”是新中产家庭总投资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占家庭总投资的比重达50%。有53%的新中产人群目前选择“股票”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主要理财产品之一,但在未来投资偏好上,股票和P2P的投资预期分别下降了2%和8%。互联网理财、银行发行类和宝宝类、债券等偏稳健型理财产品可能再次获得他们的青睐。

事实上,《2017新中产资产配置报告》中,有超过七成的新中产群体投资股票,近一半的新中产选择投资基金,而从投资回报认可度上来看,房地产仍然是给新中产带来最大财富增值的领域。但到了《2018新中产白皮书》中,“买房重仓投入,股票浅尝辄止”成了标语。

这也就不奇怪,在瑞信的报告中,在过去12个月,中国财富的增长中逾75%来自非金融资产,而不是金融资产。今年一季度,中国居民买房用于投资的占比第一次超过刚需居住,分别为50.3%和 31.9%。这两个数据比例在10年前为19.6%和69.7%。

西南财经大学的CHFS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居民把六成以上的家庭储蓄用于住房,这一数字到了2017年已经提高到73.6%,几乎是美国的2倍。也就是说,中国居民净资产构成里,超过七成是房地产,其余才是现金和金融资产。一般发达国家居民的金融资产占比达到五成或者更高。

但高比例分配给“稳健型”房产,其实也是一种风险。过去20年房价的持续增长,让人们坚信房产是最保值的资产。可是,资产配置过于集中并不是个好事情,尤其是“政策市”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房产之外,中产对商业保险的重视是投资的另外一个亮点。《2018胡润财富报告》中的提到,近半数的新中产家庭已为自己或家人配备了商业健康保险,在已经购买了商业健康保险的新中产人群中,意外伤害险的购买率达到78%。另一份报告中的数据是,不打算买保险的新中产不到10%。

表明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中产开始青睐“防守型”而不是“进攻型”的产品。这是一个重大的风格转变。

在消费端,新中产也变得更加理性,注重性价比,更注重“品质”而非“品牌”。以《2018胡润财富报告》中新中产对衣服品牌选择为例,中高端品牌50%,轻奢品牌24%,时尚快消品牌22%,而奢侈品牌仅为4%。所以,像“严选”类消费升级电商的崛起,有时更像是选择“性价比”的理性消费行为。

同时子女教育则成为新中产最关注的事情。《2018胡润财富报告》中,“子女教育”成为新中产最焦虑话题,45%的话题关注度在十项生活重点中排名第一,超过排在第二名的投资理财。报告中数据,过去1年,新中产家庭用于子女教育的平均支出为9万元。

另外,高达93%的新中产父母们有计划甚至已经有子女未来出国留学等一系列规划。在未来子女留学年龄段上,超半数新中产父母希望孩子在大学阶段出国留学,22%的父母选择高中。

发表评论,文明发言,遵守法律法规一律通过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