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12月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共进晚餐并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在坦诚、友好的气氛中,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同意,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中美关系指明了方向。
美国白宫办公室发表的一则声明中,称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会晤”,它紧接着说:“非常重要的是,习主席以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姿态,同意将芬太尼指定为一种受控物质,这意味着向美国出售芬太尼的人将受到中国法律规定的最高刑罚。”
这则消息被美国白宫办公室放在了中美就贸易问题达成的一系列共识之前,也将芬太尼推到了大众的眼前。
芬太尼是什么?为何如此被美国人重视?
根据维基百科介绍,芬太尼(Fentanyl)是一种强效的类阿片止痛剂,截至2012年,芬太尼是医学中使用最广泛的合成阿片类药物。其特点是起效迅速且作用时间极短,静脉注射后1分钟起效,4分钟达高峰,维持作用30分钟;肌内注射后约7分钟起效,维持约1~2小时。它是脑中μ-阿片受体的强力激动剂,芬太尼比吗啡效力高50~100倍,是海洛因的50倍。
它的化学名称是N-〔l-(2-苯乙基)-4-哌啶基〕-N-苯基丙酰胺,分子式为C22H28N2O,分子结构式为:
而芬太尼的衍生物卡芬太尼(carfentanil)更变态,其药效是芬太尼的100倍,海洛因的5000倍,吗啡的10000倍,只要0.02克,就足以使一个成年人毙命。
芬太尼最早由比利时医生保罗·扬森于1960年研制出来,1968年在美国被批准用于医疗用途,当它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通常用作疼痛药物或麻醉剂,服用方式包括口服和贴片。它的典型副作用包括嗜睡、困惑和恶心,更严重的副作用包括上瘾、低血压和呼吸抑制,如果没有医学专业人员迅速解决,呼吸的努力降低可能导致死亡。
但后来芬太尼被用作了娱乐性用药,成了实验室毒品的重要成分。由于它的效力极强,导致2000年至2017年间发生了无数药物过量死亡的案例。
国家禁毒办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副巡视员邓明表示,芬太尼类物质是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一种,2012至2015年间总计仅发现芬太尼类物质6份,但在2016年发现的新精神活性物质中,芬太尼类物质就增加到了66份,以芬太尼类物质为代表的合成阿片药物增长迅猛。
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策划药”或“实验室毒品”,是继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我国一次性列管116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加上卡芬太尼等4种芬太尼类物质,我国列管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已达134种,列管芬太尼类物质共计23种。
根据纽约时报2017年11月3日的报道,特朗普去年在访华前指责中国是“廉价和致命的芬太尼洪流”的主要来源,称其不是被运送至美国,就是被毒贩从南部边境偷运进来,并承诺在与习近平主席会面时将这个问题作为首要讨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