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键主要成就:开创隆武朝、联合农民军抗清。朱聿键(1606年-1646年),字长寿,南明第二位君主,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孙,祖父是唐端王朱硕熿,父为唐端王之子朱器墭,母宣皇后毛氏。崇祯帝在北京自缢后,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了南明。
关于明朝存在的时间,大家一直有争议。很多人会把南明也算是明朝,但是史学界一般认为崇祯皇帝上吊后,大明彻底走向了灭亡,那南明是怎样的一个政权呢?
明朝灭亡后,其实满清统治者并没有一统天下,南方一大半的领土还是南明的。但是南明这个政权是极其分散的,未能形成统一的局势。
在此期间一共出现了四帝一监国,弘光皇帝朱由崧、隆武帝朱聿键、绍武帝朱聿鐭、永历帝朱由榔和监国朱以海。
这些统治者中,唯独隆武帝朱聿键算是一位明君,只可惜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改变整个局势,被俘后选择绝食而亡。
朱聿键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八世孙,崇祯皇帝时期,朱聿键就胸怀热血,清军直逼北京之时,他上疏勤王,但崇祯帝不允许。
朱聿键不顾"藩王不掌兵"的国规,招兵买马,自率护军千人从南阳北上勤王。一路上他并没有遇到清兵,反而跟农民起义军遭遇了,最后双方僵持不下,朱聿键选择了班师回南阳。
尽管朱聿键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明朝对藩王防备极严,最后朱聿键被贬为庶人,并打入大牢。
崇祯帝上吊后,朱聿键被释放,南下福建,在郑芝龙、郑鸿逵、郑芝豹、郑影为首的郑氏家族支持下,宣布称帝,改元隆武。
郑氏家族毕竟是海盗出身,一向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政冶立场在明、清之间“摇摆两端”。隆武帝曾多次下诏书,让郑芝龙出兵北伐,但是他不顾战场上的有利形势, “一而再,再而三”地迟迟不肯进军。
除此之外,这个时候还有一个鲁王政权,始终不认可隆武帝的身份。既受制于郑氏家族,又要提防鲁王军队,加上清军节节逼近,隆武帝可以说是朝不保夕。
无奈之下,隆武帝声言要亲自北伐,以挽颓势。当时大家都不看好隆武帝,唯独已过花甲之年的黄道周对隆武帝表示:"与其坐而待亡,不如君臣共出一拼。我为大臣,当先皇帝而行,以为人臣表率。"
由于军权被郑芝龙家族掌握,隆武帝只能给这位老忠臣一百道空白委任状,没能拔给他一两军饷和一个士兵。最后黄道周被俘遇害,此时隆武帝再也坐不住了。
他不顾众人的反对,决定御驾亲征,而此时郑芝龙投降满清政权,做了一名汉奸。由于郑芝龙的背叛,隆武帝这次北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逼入绝境后,曾皇后哭着对隆武帝说道:陛下宜殉国,妾先去了。纵身跳崖身死。朱聿键也几次想自尽,都因清兵的严密监守而未成,最后绝食而死在福州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