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新闻场里多了不少钻石巨头戴比尔斯(De Beers)要“栽”的消息,和这个结论搭配的还有“中国人造钻石或成最大赢家”的欢呼。在雷同度极高的系列文章中,作者一边拆穿“百年钻石骗局”,一边宣扬中国人造钻石势头强劲,逼得戴比尔斯阵脚大乱。
“厉害了我的国”很爽,“白菜价钻石”让人神往,但到底这一天何日到来,还是要看看技术和市场的现状。
1 外国“老骗子”发家史
谈到钻石,绕不开戴比尔斯。这家名义上的南非公司成立于1888年,由世界各地的钻石矿主合股掌控,一度控制了全球90%的钻石开采份额,是毋庸置疑的钻石老大。
130多年来,戴比尔斯不断收购新发现的钻石矿;掌控钻石存量,维持价格稳定。在技术方面,它为钻石的品级设定了标准,也就是包括克拉数、净度、切工、颜色在内的“4C”标准。但戴比尔斯更重要的操作是与明星名流合作,维护钻石高贵的公关形象,甚至根据钻石矿的出品,随时调整广告策略。比如19世纪最成功的营销文案“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A dimond isforever),把一种称不上罕见的石头和“真爱”捆绑,掏空了男人们的钱包。
50年代末,苏联发现西伯利亚钻石矿,戴比尔斯抛弃意识形态壁垒,迅速将其拉入阵营。针对西伯利亚矿以半克拉以下小钻为主的特点,戴比尔斯推出了“永恒戒指-eternity ring”——用25颗苏联碎钻镶成,向年老的已婚夫妇销售,主题是重拾爱情。这一营销如此成功,以至于出售的钻石平均重量从1939年的1克拉降低到1976年的0.28克拉。可以说,消费者对钻石饰品的偏好,仅仅是因为公关公司牵动了一根木偶丝绳。

维基百科说这枚eternityring是婚龄50年以上时,丈夫赠与妻子的礼物
1959年,战后的日本政府允许进口钻石。戴尔比斯终于有机会打开国际市场,从60年代开始,他们只用了10多年时间,就扭转了日本人1500年的婚礼习俗。1967年,不到5%的日本妇女订婚收到钻戒。到1972年,这个比例是27%;1978年,50%;1981年,达到60%,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订婚钻戒销售市场。
苏联钻石能为戴比尔斯赚钱,那么人工钻石当然也不是问题。戴比尔斯旗下的“第六元素”(Element Six),是全球最大的两家高端人造钻石公司。早在1992年,就以科(you)研(xi)心态造出了34.8克拉的大型人造钻石。今年5月,戴尔比斯推出的人造钻石首饰品牌“Lightbox Jewelry”(灯箱),只是“第六元素”新的工作内容而已。
2 人造钻和天然钻的江湖争霸
第一颗人造钻石1955年诞生在美国“通用电气”的实验室里。当超硬磨料部的霍尔博士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意外压制出一堆亮晶晶的小石头时,他自己也是一脸懵逼。他对《纽约时报》描述:被自己的产品“吓得”双膝一软差点摔倒。
“通用电气”对人造钻石的研究没有就此终止。不久之后,这家企业再次取得技术突破:利用高压下的温度梯度法首次合成出宝石级人造金刚石。
“高温高压合成法(HPHT)”至今还是人工钻石合成的主要方法。经过半个世纪的改良,反应条件逐渐稳定。一般是以小钻石为晶种,以石墨粉为原料,在1500℃,5GPa高压下,辅以催化剂,制造钻石。这实际上是在反应釜中,模拟自然钻石生成时的远古地质变化。

图中的小白陶瓷盒子里,装有石墨粉和小钻石“晶种”
说起来容易,但高温高压合成法要制造出纯净度极高的无色钻石,必须严格控制技术和反应条件。目前用“高温高压合成法”制造人造钻石的生长速率约为每小时0.006毫米。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新钻石技术公司(New Diamond Technology)在2015年5月缔造了记录,他们耗时300小时,生产出一块32.2克拉的金刚石毛胚,切割成10.02克拉HPHT无色钻石。
除了HPHT法,还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造钻石。反应条件相对降低:在1000℃和12kPa下,以氢气为催化剂,让甲烷离解出的碳原子在电场的引导下,在金刚石籽晶片上连续层状沉积,最终结晶生长成钻石单晶体。这一方法生产的钻石更为接近天然钻石。
中国进入人造钻石领域,要等到1963年的第一台国产两面顶压机,这台机器制造出了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再过一年,1964年,中国制造出了六面顶压机,这台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的诞生,是中国人造金刚石的高光时刻。这台机器不仅在生产效率上高出两面顶压机10倍,而且在耗材上也更加节省成本。这波技术创新在1966投入量产,同年中国制造了第一批人造金刚石,总重量一万克拉。

左边是中国专利技术的“六面顶压机”
从此,中国六面顶压机不仅为未来的“基建巨人”提供了坚实“工业牙齿”,也成为垄断国际人造钻石市场的钻石“母机”。
凭借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迅速赶超美国成为全球人造金刚石最大生产商,并迅速抢占国际市场。2001年,中国人造金刚石产量不过16亿克拉,2016年产量逼近200亿克拉。
到了2018年,全球90%的人造金刚石都是“中国制造”。与此同时,全球几乎所有高温高压法制造的人造钻石,都要进口中国的六面顶压机、借鉴中国人工金刚石制造技术。这当中也包括戴比尔斯的“第六元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