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开40周年 中国能不能对美国说一声谢谢?

1978年7月某天凌晨3时许,美国白宫的电话骤然响起,总统吉米•卡特从睡梦中被叫醒。

电话来自北京,打电话的人是总统科学顾问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他正在中国访问。除了遇到危机,卡特担任总统期间很少在半夜被叫醒。

卡特问,为什么这么早打电话?普雷斯向他报告说,此时正和邓小平会见。

卡特问,是有什么坏消息吗?对方说,不是,他问了一个我无法回答的问题,他想知道能不能送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

“当然可以。”

“他问能不能派5000人。”

“你告诉邓小平,他可以派10万人。”

改开40周年 中国能不能对美国说一声谢谢?

那时中美还没正式建交,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召开,一穷二白的中国面临着一堆亟待解决的问题。

“美国战略智囊”布热津斯基对邓小平当时的做法很惊讶,他在回忆录中曾发出疑问:把中国最聪明的孩子送到美国去,难道他不知道当时中美两国生活条件的差距吗?

邓小平不那么认为。

早于这通电话的1978年3月18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 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 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那一年的6月23日,针对留学生派出工作,邓小平有说:我赞成留学生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 “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而且,派出留学生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

改开40周年 中国能不能对美国说一声谢谢?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开幕式上讲话

那是一个一度封闭的大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再次推开国门。

此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涌动着中国人热情、智慧和斗志的留学大潮拍天而起,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向海外世界卷去。

1978-1979 破晓  

1978年12月26日晚八九点,小雪,一架飞机静静地停在首都机场停机坪上。52名中年人穿着黑大衣和黑皮鞋、带着黑色手提包,顺序登上飞机,他们要途经法国巴黎转机去美国留学。当时,中国经济落后,外汇奇缺,这么多人一共就只有50美元,被领队揣在兜里。

彼时的中国,刚刚开始从革命的狂热中醒来,贫穷如一根芒刺穿透刚刚苏醒的肌肤,让人感觉疼痛。

改开40周年 中国能不能对美国说一声谢谢?

1978年12月26日,首批52名赴美留学到达美国

登上飞机的一刹那,这52个人还有些恍惚,在此之前,没有一个人想到自己能得到去美国的机会。这是因为,很多人来自“剥削阶级家庭”,这种包袱仿佛也有万钧之重,足以影响一个人求学的自信心,甚至将他压垮,大家因此也心有余悸,害怕万一去了,国家的路线改了,就倒霉了,要么回不来,要么回来了又要被戴帽子。

教育部告诉他们,这是国家的需要,是邓小平的命令!到美国去学习他们的科学技术,回来给国家做贡献,这样大家才得以安心。

改开40周年 中国能不能对美国说一声谢谢?

1978年12月底,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人民大会堂为首批52名赴美留学生送行

柳百成,第一批出国留学52人的总领队,在停止教学的日子里被打发到铸造车间劳动,他白天扛沙子,晚上坚持阅读英文专业书籍,边看边做笔记,笔记本积累了一尺多厚。开始第一批留学生选拔时,他已经45岁,当时机械工程系分得了一个名额参加清华大学的选拔,系主任亲自面试,他得了第一名。接着学校、教育部也组织了统一考试,他连闯三关后最终入选。

1978年12月26日,飞机万里西行,满座的中国学者难抑心中兴奋,当时大家对美国就像对月球一样陌生。

发表评论,文明发言,遵守法律法规一律通过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