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流浪星球”奋斗史

“最大的愿望是电影至少不赔钱。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投资人相信这个类型,才有更多的导演尝试去拍科幻,中国的电影工业才会不断完善,产出一部又一部电影。中国科幻电影类型才能够成立。”

导演郭帆在影院门口徘徊了好久,直到已经开场10分钟才踌躇地走进去,摸黑走到最后一排,找了个角落坐下。“太紧张了,开场根本不敢进去,从四年前开拍到今天,就像一个漫长的马拉松,看不到终点。”

这是1月末的一个周日,《流浪地球》在北京做了一场针对科幻迷的超前点映,现场来了近300人。

郭帆的踌躇不难理解。自1994年开放引进大片配额以来,中国观众的成长速度远超中国电影工业的成长速度,这使得国产科幻电影一直以来处于尴尬境地。从2014年开始每年都会被提及的“科幻电影元年”,至今除了等到一个杳无音信的《三体》,也再没了下文。

《流浪地球》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

在上映前的多场观影活动中,不论是科学家、科幻迷、还是媒体等都给出了“超出预期”的评价。“很难相信,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拍的大成本科幻片。我可以说,中国科幻元年真的到了。”原著作者刘慈欣对《三声》表示。

2月5日上映当天,豆瓣开分给出了8.4的高分,这追平了好莱坞2015年《火星救援》的成绩。此外,在淘票票和猫眼的评分上,也分别获得9.3分和9.4分的成绩。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截至发稿时,该片累计获得4.35亿的票房成绩,预测最终票房将达到45.51亿。

周琦:“流浪星球”奋斗史

尽管称不上最优解,但在科幻这种源自西方的文化形态与中国本土文化间,郭帆找到了某种平衡。

一方面,在科幻大片所必备的宏大世界观、特效等要素上,《流浪地球》达到了中国电影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很大程度地满足了科幻迷的期待。另一方面,在末世下带着地球逃亡的故土情结、以人类共同体为代表的集体主义,以及中国式的父子情感又为普通观众带去了情感共鸣。

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姬少亭对《三声》表示,这部片子在气质上与刘慈欣的原著十分契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认为这种契合体现在画面、氛围和结构上:“宏大、厚重、冷峻、残酷、精确、坚硬......还有柔软,一种立足于中国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和感情的柔软,这种硬与软的反差在刘慈欣的科幻作品中是常见的,也构成了这部电影风格化的基调。”

但如果将《流浪地球》放在好莱坞大片的尺度下去评判,不论是特效水平还是故事内核,与同是末世题材、拍摄于2014年的《星际穿越》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或许是为了吸引广泛的观影人群,《流浪地球》在故事结构上略显简单,在情绪表达上也稍显刻意。此外,从2014年至今的四年多时间里,项目经历了撤资、停摆、超期、补拍等种种困难,这也使得在成片中存在剪辑、配音不完美等问题。

瑕不掩瑜。以主旋律、强情绪为主导的新类型电影正成为当下市场的中坚力量,而《流浪地球》也将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科幻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存在。“在很短的时间内,科幻影视的影响将迅速超过科幻文学,它必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流浪地球》的成功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和起步。”刘慈欣笃定道。

“最大的愿望是电影至少不赔钱。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投资人相信这个类型,才有更多的导演尝试去拍科幻,中国的电影工业才会不断完善,产出一部又一部电影。中国科幻电影类型才能够成立。”郭帆对《三声》感叹说。


“我做导演就是为了拍科幻片”

在2014年开始的那场憧憬“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热潮中,郭帆终于等来了自己的机会。

那年,中国电影全年票房达到300亿元,连续多年近30%的高增长让行业看到国产大制作从本土市场上收回成本的可能性。而包括《星际穿越》在内的科幻类电影在年度总票房中占比近30%。这让不少人看到了机会。

2014年11月,中影集团拿出搁置多年的刘慈欣的三部短篇小说《超新星纪元》、《流浪地球》、《微纪元》,对外宣称将分别投资6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和4000万美元进行电影改编。半年后,正为项目寻觅导演的中影得知郭帆正在筹备科幻电影,便向其发出邀约,郭帆在三个项目中选中了《流浪地球》,双方很快达成协议,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

彼时,在郭帆的代表作中,一部是青春片《同桌的你》,另一部是漫改的真人电影《李献计历险记》——无论怎么看,都与科幻电影之间存在着不小的落差。

连周围的朋友也劝郭帆不如先拍《同桌的你2》,比科幻片容易得多,还能赚钱。兄弟宁浩也建议郭帆先弄一个中间档的,“可以做有视效、有动作的东西,先积累经验”。

“其实说得都挺对。”但郭帆认定的事没人劝得了,“有点像当年我想去拍电影的时候,被家人阻止的状态。”

1999年,郭帆不顾家里的反对,高考打定主意要考北京电影学院。尽管最后由于被划归在招生地域外而不得不到海南大学读了法律,也并没能动摇郭帆要成为一名导演的想法。从大一开始,郭帆就到海南电视台借摄像机自己拍短片。毕业后,他先后进过电视台、拍过广告、MV,把所有和导演相关的事都做了一遍。

2014年,郭帆执导的电影《同桌的你》以2000万的成本拿下4.56亿票房,闻风而动的资本纷纷找上门来,有200多个青春爱情片项目,但都被郭帆一一拒绝。他很坚决:“我当导演就是为了拍科幻片。”

发表评论,文明发言,遵守法律法规一律通过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