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河豚、鲥鱼并称为“长江三鲜”的刀鱼相信不少人都很熟悉,除了它名扬四海的鲜美味道,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它让人望而却步的价格。刀鱼曾经卖出过8000元一斤的价格,近两年哪怕有所降低也基本维持在2000~3000元左右。
(渔民捕上来的刀鱼)
刀鱼,学名长颌鲚,又称刀鲚,是一种洄游鱼类,平时生活在海里,但在每年的2-3月,会从海里游到江中支流、干流或湖泊中产卵,等到鱼卵孵化,幼鱼也顺水洄游至河口区肥育,肥育生长到第二年再回到海中生活。大部分鱼类要么在淡水中生活,要么在海水中生活,只有不到10%的洄游鱼类在淡水和海洋两种生境中来回迁徙,刀鱼就是其中一种。
(刀鱼)
由于长江刀鱼“腴而不腻、鲜美称绝”远近闻名,美名“长江第一鲜”,而众多文人墨客也为其折服,留下不少赞颂诗句,宋代的刘宰,在为友人饯行的刀鱼宴上,就作过一首赞美刀鱼的诗:“肩耸乍惊雷,腮红新出水。佐以姜桂椒,未熟香浮鼻。河豚愧有毒,江鲈惭寡味。”连鱼都没熟,香味就已经扑面而来,再加上江南一带爱“江鲜”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因此长江刀鱼每年都成为食客们追捧的对象。
(长江刀鱼)
不过据报道,在今年2月,长江已经禁止捕捞刀鱼,这远近闻名的长江第一鲜可能没办法再吃到了。
(新华社客户端报道截图)
刀鱼在不同的水域有着不同的叫法,在海中生活的被称为“海刀”,一直长在在湖里,并没有洄游本能的叫作“湖刀”,而被众多饕客力捧的是春季从海中洄游到长江中的“江刀”,尤其是洄游至江阴市的刀鱼。
(湖刀、海刀、江刀对比图)
就是由于其独特的生活习性,造就了刀鱼扑朔迷离的种类之争,也催生了不少不法商人的谋利“骗局”。
民间有谚语道“清明前细骨软如绵,清明后细骨硬如针。”长江刀鱼只有在清明前吃才最为鲜美,清明过后刀鱼的交配结束,骨头就开始变硬,原本鲜美的肉质也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吃长江刀鱼的最好时期只有1~2个月。
(刀鱼骨)
供货时间短,市场需求量大,造成了长江刀鱼的供不应求,江刀的价格水涨船高,甚至到了千金难求的地步。而现在,长江也已经全面禁捕刀鱼。但刀鱼的利润仍是不少鱼贩不甘舍弃的,于是拿湖刀冒充江刀的现象比比皆是。
(刀鱼)
其实单从种类上讲,湖刀、海刀和江刀同出同源,并且湖刀、海刀产量巨大,价格便宜,所以会被黑心商贩拿来“狸猫换太子”。所以即便是现在市面上卖到2000~3000元的,被认为是品质最好的长江江阴段刀鱼,其原身可能都是几百块一条的湖刀或海刀。
(湖刀)
而且刀鱼并不止向长江中洄游,许多其他的流域中也存在江刀的身影。据微博上权威水生物科普大V“开水族馆的生物男”介绍,钱塘江也有江刀,且由于钱塘江水质好,所以江刀更为鲜美,但价格却比长江刀鱼便宜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