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和天津听相声的区别?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相声起源于北京,兴盛于天津,既侯宝林大师所说,“相声,北京是出处,天津是聚处”。北京的相声代表官方,天津的相声代表市井小市民。有名的相声演员在北京,有能耐的相声演员在天津,既马三立大师所说,”十大笑星都是北京的“。

天津说相声的艺人多,相声表演水平高,同时懂相声会相声的观众多! 北京说相声的演员,相声水平参差不齐,北京的相声观众更在乎与台上的相声演员互动。天津相声的风格还是比较贴近传统,年轻相声演员很多的表演做派江湖气很浓厚。北京相声更侧重于寓教于乐的新派表演。

在北京和天津听相声的区别?

天津老艺术家们教徒弟比较尊重传统,讲究基本功,你可以看到天津的相声演员基本功都比较扎实,也就是说天津的相声艺人普遍有能耐!而北京的老相声艺术家们,不太注重教徒弟的相声基本功,最明显的是,北京的年轻相声演员说学逗唱四门功课学的都不瓷实,但是北京的相声演员相当于天津的相声演员平台资源丰富,不管水平怎样,先混个脸熟!这也就是说北京的相声艺人普遍都有名气!

北京相声代表了官方,所以北京的相声“应景应题”的作品太多,电视相声晚会相声太多,大家都知道,电视相声对于相声是有很大限制的,不同于剧场相声动不动就半个小时的演出,电视相声就要求在十几分钟内表演完作品,这严重的削弱了相声艺术的观赏性。

而天津相声则完全不同,天津相声艺人多用天津方言描述天津各种各样的市井生活,演绎的是各种家长里短,表现的是天津市民的喜怒哀乐,主人公多是“二子他麻麻”“张二掰”“李大哥”“丁文元”“李德成”这样的身边小人物。天津相声展示了表演者瓷实的艺术功底和多样的表演风格,尤其是对传统相声的传承上,做得非常出色。


有年轻人为主体的观众,这个艺术才能活起来。所以德云社很了不起。 京剧创始人之一的卢胜奎大师,本身也并不是专业的戏曲演员,而是一个文人,同样唱老生,他的业务水平远远不及程长庚。但他把京剧经营的非常火,京剧在他和程长庚的手中,当时风靡了北京城、天津卫等等,众多年轻人成为了新生的京剧的粉丝,这才有了京剧之后的持续发展。

所以卢胜奎作为票友出身的,却能位列同光十三绝,成为一代京剧大师,而且是京剧历史上最重要的大师之一,属于开山鼻祖级别的,跟程长庚同列。

为什么?因为他俩把京剧带火了。

从这个意义上去评价,德云社的郭德纲有可能以后像卢胜奎一样,成为一代大师。这个大师不是指业务上的,而是指的他在传统艺术普遍衰微的当代带火了相声这个艺术形式。

其实听得不多,天津10来场,北京7/8场,就谈谈自己的感觉。天津相声馆子普遍都不算特别大,而且很多馆子也坐不满,有些还是在景区,都是游客溜达完了进来听听。很多时候没啥互动,有些不是特别硬的包袱出来下面也没啥反应,反正感觉台上说的也挺累还挺难受。

不是没有好角,但是感觉流失的也挺厉害。

北京就说德云社,一般场子就相对大点,也基本能坐满,有云字科经常就是爆满。德云社平均水平要比天津的平均水平高,这是我的感受,台上说的不算差,最重要一点,台下特别比较给力吧!很多很烂的哏,下面也是哄堂大笑,而且明显感觉主力是小孩,而且小女孩很多,德云女孩嘛。

不确定他们是不是很懂相声,但是感觉也没少听。

发表评论,文明发言,遵守法律法规一律通过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