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白银时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自2015年前后,有人提出了地产“黄金时代”结束,迈入“白银时代”。几年过去,人们基本认可了这种说法,认为地产行业风光不再。然而刚刚胡润百富公布的中国第一富豪,却是地产行业的许家印。似乎像一个玩笑,行业整体下滑,怎么会不断制造首富呢?

以胡润百富为例,地产白银时代起始的2015年至今,三届首富分别是王健林(2015、2016)、许家印(2017),全部为地产行业把持。即便是刨去胡润的准确率问题,参照福布斯的榜单,王健林2015年至今已经是首富三连庄。而2005年至2014年所谓的十年地产“黄金时代”,仅有2007年的杨惠妍,和2013年的王健林两次登顶。

纵观国内富豪的排名,近几年房地产老板们排名的上升速度如同火箭般蹿升,说明地产造就的王首富和许首富并不是偶然现象。

如果首富还不够全面,再看看这几年的各大规模房企的发展速度,从2014年黄金时代末年,房企销售金额过千亿的7家,第一名是万科的2120亿,到2016年12家销售金额过千亿,前三名都过了3000亿。而2017年的前三季度就有6家房企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前三名早就超过3000亿元,第一名的碧桂园更是突破了4000亿。

是什么原因让白银时代的地产行业不断造就首富,而且让房企发展更加迅猛,却不是之前的黄金时代,

到底白银时代的真正意义何在?

希腊神话将人类生活在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时代,也就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黄金时代:那时候克洛诺斯(宙斯的父亲)在天上统治着世界,春天长在,粮食与果实自然生长里流淌着牛奶和蜂蜜。人类无忧无虑,没有疾病,没有衰老,无需劳作,没有纷争,与神仙一样。

黄金时代里,神和人几乎没有区别,仅有着血统的差别。而在地产的黄金时代,规模型房企和小型开发商也几乎没有太明显的区别。一样能够拿到地,一样能够获得银行的低成本融资。而且小开发商受监管程度极低,做事更加自由,只要不是自己作死,小开发商的日子似乎更加舒坦。

因而,真正意义的地产黄金时代,应该是大小开发商都能赚钱,都不用为生存发愁的时代。也正是因为大小开发商都可以享受一样的资源,大型开发商的规模优势不能完全体现出来,致使发展资源分散,大型开发商的扩张动力受限。

白银时代:四季已经分明,人类却变得糊涂。在家里生活一百年也不明事理,好不容易长大成人,却已经来日无多。他们感情发达,理智不足,互相之间已有纷争,也不敬神,于是宙斯就把他们打发到黑暗的地下王国。

这个时候,神和人的区别终于变得明确起来。就如同现在的大型开发商规模优势终于显现,发展资源迅速向其集中,而中小开发商则渐渐失去了资源支持。

之前我写过一篇分析关于中小开发商生存艰难的文章,里面提到过当前的中小规模房企面临着拿地难,融资难的问题,这里就不在做过多的复述。

反过来,规模型房企在这方面却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很多地方政府会想尽办法邀请规模型房企过来拿地,尽可能提供各方面的优惠。而金融机构更是排着队给规模型房企送钱,只要是排名前30强,前50强的房企,总是不缺钱用。

所以体现在现实中,一二线城市,以及一些发展较好的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基本已经被国内的规模型房企把持,本土房企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相比本土房企有钱拿不到地,甚至没钱再去拿地。规模型房企则四处出击,几乎垄断了土地市场。

所以现在的地产白银时代,并不是说房地产行业利润下行,风光不再。只是更加明确了规模型房企与中小房企的界限,优势资源向规模型房企快速集中。中小型房企在白银时代里被打回平凡的原型,艰难的生存。而规模型房企则是确定了市场的优势地位,不断蚕食市场份额,壮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白银时代中,早已成神的规模型房企,真正获得了神应当获得资源优势。同样的市场份额,更多的眷顾了规模型房企,因此获得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发展速度大大提高。所以地产行业不断造就首富,规模型房企占据的市场份额越发庞大,也就顺理成章。

因而,白银时代不是简单的字面含义,真正意义是规模房企的狂欢,中小房企的寒冬。也许只有到了下一个青铜时代,才能看到规模房企短兵相接的直接竞争,可能那个时代才是房地产真正下滑的时代。

发表评论,文明发言,遵守法律法规一律通过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