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哈腰不丢人 没钱丢人

记得那是1998年的夏天,香港回归已经一周年。在那个年代,进体制、学一门儿技术、经商是最火的三个选择。

对于22岁的王德福来说,进体制当老师就意味着要被分配回山东,经商还是要回山东,因为在外面没人带。问题来了,如果回山东我家里显然不会同意我经商的,这在当时相当于无业。而且回了山东的话,我跟煤气罐基本也就黄了。

点头哈腰不丢人 没钱丢人

于是,我背着大包小包来到了华强北。

学一门儿技术在当时还算是不错的,但当时一般只有初中毕业生和技校毕业生才会选择学技术。我虽然师出名校,但我选择主动放低自己的姿态。
名校毕业肯定不是只有一纸文凭,正是凭着在廊坊师专饱读的诗书,我一眼认准了修手机这个未来的风口行业。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因为是大学生,我一进修手机圈子就处处遭人排挤,好像我是来抢他们饭碗的。除了老板没人愿意教我技术,但老板又不可能一直有时间。

一般的没什么社会经验的刚毕业大学生,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是一脸懵逼。

但是我是王德福啊。那时候的王德福,逢人喊哥。看见技校生,喊哥。看到年龄比我小但是比我来得早的初中毕业生,还是喊哥。并且主动丢掉了大学生姿态,别人问我啥学历,我一般都是说蓝翔毕业。

这种逢人就点头哈腰的日子大概持续了有一年的时间吧。凭借着到处偷师学艺和自己苦心钻研,我的修手机技术已经在圈子里小有名气。

如果我当时刚去就以大学生自居,要求别人给我面子和尊重,那肯定没未来了。

你还真别笑,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的面子比啥都重要。领导让他订个盒饭他都觉得自己的才华订盒饭屈才了。

发表评论,文明发言,遵守法律法规一律通过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