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卡托投影,是正轴等角圆柱投影。由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G.Mercator)于1569年创立。假想一个与地轴方向一致的圆柱切或割于地球,按等角条件,将经纬网投影到圆柱面上,将圆柱面展为平面后,即得本投影。墨卡托投影在切圆柱投影与割圆柱投影中,最早也是最常用的是切圆柱投影。

红色区域为实际大小
真实的大小:墨卡托投影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地图工程。但是这个制图法迷惑了很多人。实际上,格陵兰岛的面积只是地图上的四分之一。而俄罗斯和加拿大也要缩水一半多。
墨卡托投影,是正轴等角圆柱投影,又称等角圆柱投影,圆柱投影的一种,由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G. Mercator)于1569年创拟。为地图投影方法中影响最大的。
设想一个与地轴方向一致的圆柱切于或割于地球,按等角条件将经纬网投影到圆柱面上,将圆柱面展为平面后,得平面经纬线网。投影后经线是一组竖直的等距离平行直线,纬线是垂直于经线的一组平行直线。各相邻纬线间隔由赤道向两极增大。一点上任何方向的长度比均相等,即没有角度变形,而面积变形显著,随远离基准纬线而增大。该投影具有等角航线被表示成直线的特性,故广泛用于编制航海图和航空图等。
墨卡托投影,是一种"等角正切圆柱投影”,由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Gerhardus Mercator 1512-1594)在1569年拟定。
假设地球被围在一中空的圆柱里,其基准纬线与圆柱相切(赤道)接触,然后再假想地球中心有一盏灯,把球面上的图形投影到圆柱体上,再把圆柱体展开,这就是一幅选定基准纬线上的“墨卡托投影”绘制出的地图。 墨卡托投影没有角度变形,由每一点向各方向的长度比相等,它的经纬线都是平行直线,且相交成直角,经线间隔相等,纬线间隔从基准纬线处向两极逐渐增大。墨卡托投影的地图上长度和面积变形明显,但基准纬线处无变形,从基准纬线处向两极变形逐渐增大,但因为它具有各个方向均等扩大的特性,保持了方向和相互位置关系的正确。在地图上保持方向和角度的正确是墨卡托投影的优点,墨卡托投影地图常用作航海图和航空图,如果循着墨卡托投影图上两点间的直线航行,方向不变可以一直到达目的地,因此它对船舰在航行中定位、确定航向都具有有利条件,给航海者带来很大方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底地形图编绘规范”(GB/T 17834-1999)中5.1.3.1款规定 1:25万及更小比例尺图采用墨卡托投影,基本比例尺图(即1:5万,1:25万,1:100万)采用统一基准纬线30°,非基本比例尺图以制图区域中纬为基准纬线。基准纬线取至整度或整分。
墨卡托投影的缺点:
墨卡托投影的地图最大的缺点就是和现实差别太大,变形非常严重。在墨卡托投影的地图上,变形最严重的就是非洲和格陵兰岛了。地图上非洲的大小和格陵兰岛差不多大,但如果计算一下的话:非洲面积约是3020万平方千米,格陵兰岛面积约是217万平方千米,而3020÷217≈14。也就是说,非洲的面积是格陵兰岛的14倍!
再比如墨卡托投影的地图上的加拿大,看起来是个瘦瘦的长方形,但实际上,加拿大是个类似正方形的的形状。它不仅扭曲得不像样,而且还被放大了好几倍。在地图上加拿大的面积大约是美国的三倍,实际上加拿大比美国大不了多少。加拿大的面积是998万平方千米,美国两部分合起来约963万平方千米,998÷963≈1.04。 也就是说加拿大与美国的面积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