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急速扩张的互联网巨头们踩下急刹车,令人艳羡的“互联网铁饭碗”时代突然一去不返。
2018年9月,腾讯进行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次年3月,裁撤10%的中层干部;
2018年10月,两巨头收缩,其中阿里被曝所有的业务线不再批准新offer,同月,华为停止社招;
2019年2月,滴滴宣布裁撤15%,涉及员工超2000人;
2019年4月,《财经》报道,美团启动大规模裁员,规模达千人;
2019年4月,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彭博社先后报道京东正在大规模裁员,裁员至多8%,逾1.2万人……
裁员的背后,除了财务赤字和开销压力外,还有巨头们对未来的悲观预期——曾经稳健的“模式创新”失灵,技术护城河又未建立。财大气粗的公司裁员是为屯粮;未盈利的公司则是断臂求生。而这一切,却可能改变普通人的命运。
01 “为什么是我?”
高旭没有做错什么,但还是被裁了。这是他没想到的,也是其他几十位被裁员工没想到的事情。他用“非常不爽”形容那种感觉。
在入职优酷前,高旭手握BAT三巨头的offer,只因优酷拿到2018年世界杯的独家转播权,和阿里高层多次在公开场合宣告对大文娱决心永不变,投入无上限,他看好优酷的未来,最后选择了优酷。
但世界变得太快。2018年,优酷战略级产品“团灭”,2019年开年的重点综艺《以团之名》也表现欠佳。这期间的网剧全部表现平平,斥巨资购买的世界杯版权,高旭形容为“花钱买了个响,什么都没留下。”
就连内部同事私下交流,也少不了疯狂吐槽优酷,“为什么人家能出《延禧攻略》,我们什么也出不了?为什么人家有国内外优质剧我们没有?我们也一年到头忙死忙活,天天加班加点,却没做出一点成绩?”
所有努力仿佛一颗石子投向无底洞,没有回响,也不知去向。这让高旭没有成就感。最难受的是,“看着爱奇艺或腾讯又出了一档好看的节目,你作为优酷的员工,还要去充他们的会员。”
虽然裁员源于公司“生病”了,但“病痛”的直接受难者却是员工。
裁员的传言,始于2018年年底,整个优酷的人对此都有心理准备。
樊路远接任新轮值总裁后,内部气压明显高了起来,他的下班时间也从平均9点推迟至10点之后。会不会被裁?高旭也极为纠结。因自己负责核心业务,不会被裁的心理占了上风,他没有提前找工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最先被盯上的就是高旭所在的业务线。
在优酷内部,有一类特殊的人群,他们在互联网大厂“养老”,拿着与能力不匹配的薪资。“高薪低能被优化,心里早有准备,可为什么我们这些入职不到一年,付出那么多的人也被裁了?”高旭不服气,“为什么是我?”
直到离开时,他还想不通问题出在哪。
如果把视野放大到整个互联网行业,我们会看到——为大厂高层“背锅”的事件中,高旭的遭遇只是无数打工者的缩影——这场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的裁员暗潮,涉及腾讯、阿里、滴滴、京东等中国互联网一线大厂,人员优化、中层裁撤,规模动辄成百上千人。
不过对罗拉来说,她不幸又幸运。4月1日,她入职新公司。两个月前,她和滴滴外卖部门的大多数人一起,拿到人生中第一笔裁员补偿。
事实上,除了少数内部转岗和主动离职的,几乎整个滴滴外卖的运营和市场全都被拿掉,“除了外卖还在做国际化,留了少量的技术和产品,总体是一次非常大面积的裁员。”
罗拉在滴滴工作两年多,最开始在专车部门,2018年初内部转岗,跟着领导到外卖新业务部门。那时美团突然攻入网约车领域,推出美团打车;滴滴也试图围魏救赵,迅速组建起外卖队伍,推出滴滴外卖。
在专车做久了,罗拉总想着要跳出这个相对“舒适”的区域。转岗外卖,制定新进城市的市场策略,把控业务和产品进程,在一线直接接触业务目标的工作,让她更有成就感。
与外界的解读,滴滴美团“互杠”不同,在内部,滴滴把外卖业务当作与美团网约车战争的最前线。“效果还不错,开了几个城市,在资方那边也保住了自己的估值,美团也停战了。”坊间八卦说,两家老板几次坐下来谈判,甚至惊动马化腾调停,才有今天双方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

街头的滴滴外卖标识。©东方IC
事实上,“砸”在外卖上的钱不仅仅是人力,还有整个外卖系统的搭建。
当时,滴滴试图以外卖为切入口扩张领域。罗拉主动转到外卖业务做开城经理, 为滴滴“开疆辟土”。首座城市已开拓完成,第二座城市的计划刚做完,外卖业务突然停了。1000多名员工的生计瞬间没了着落。
而在2018年年初转岗前,罗拉还是滴滴最核心业务部门专车的成员。她的绩效都是A,领导甚至告诉她,不久就可以升职了。从受到认可的核心业务线离开,义无反顾投入的新项目失败,这种反差让她很失落。朋友也为她可惜:“要是当初留在专车就好了。”
罗拉不知道该做什么,领导让她休假。那是夏天, 她选了新疆。靠湖边的毡包、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和不能洗澡的埋怨,让她第一天就打了退堂鼓。但她看到了日出——阳光透出来的那一刻,她突然觉得没有那么丧了。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你只能去接受它。”罗拉感慨道。
互联网大厂的泡沫有多大?这并不重要。经济好的时候,大厂不会在乎这点小钱,经济不好的时候,“宁裁一部门,不留一拖累”成为大厂度过寒冬的减负方式。
2019-04-27 22:23 沙发
屁股决定脑袋,有时候离开了平台什么,你都不是。企业的成功完全不一定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