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成妖记:股价暴涨背后,实控人逃税、欠款、资产已出海

一轮短暂的题材炒作,意外捧“红”一只“仙股”。

5月21日,A股公司稀土概念股纷纷涨停,因身处无涨跌停限制且是“T+0”交易制度的港股,中国稀土(00769.HK)则在一个交易日里暴涨108%。

实际上,5月初至今,在大盘整体下跌的情况下,A股稀土永磁板块平均涨幅已达14%。

业内人士对《棱镜》表示,稀土受捧源于涨价预期,价格上涨,部分还在于云南腾冲海关近期关闭了缅甸稀土进口通道,导致中重稀土供需趋紧。

中国稀土成妖记:股价暴涨背后,实控人逃税、欠款、资产已出海

市场对于未来行情仍然谨慎,有私募投资人提醒,尽管稀土价格有望继续上涨,但进口限制实际的持续时间,以及对进口量的影响都具有不确定性,稀土供需关系短期看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本轮股价上涨更多是出于情绪宣泄和资金炒作。

5月22日,行情并没有延续,A股稀土公司均以微跌收盘。

经历完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的一天,“带头大哥”中国稀土逐渐露出原型,翌日跌幅达到27%。

《棱镜》查证各路权威信息得出,这间挂着中字头的稀土公司只是一家连续亏损、市值10亿元上下的民营企业,而其创始人蒋泉龙及家族背后的财富故事,比那根日内翻倍的陡峭K线更加变幻莫测。

股潮汹涌之前,中国稀土的创始人家族早已通过信托方式,将资产送抵大洋彼岸。

稀土仙股野蛮生长史

包含17种化学元素的稀土,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玻璃陶瓷和新材料等领域。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统计,截至2017 年底全球保有约1.2 亿吨的稀土储量,中国的稀土储量达到4400 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7%,位列全球第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稀土开采兴起。蒋泉龙和他的中国稀土,便是在此时发迹。

综合蒋泉龙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信息,这位神秘富豪和他的稀土王国,有着童话般的发家史:蒋泉龙小学辍学,改革开放前,在老家江苏宜兴一家耐火材料厂任职;1984年,他怀揣3000元启动资金,建立起宜兴县镁质耐火材料厂,从此开始了创业之路;1987年,嗅到政策气息的蒋泉龙向行业上游的稀土发展,创办宜兴县稀土分离厂;1999年公司在香港上市,并于次年更改成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稀土。

上市后,蒋泉龙迅速跻身富豪行列,2001年一度以11.4亿元身家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39位。然而,这段光鲜励志的创业故事背后,有着一段中国稀土行业野蛮生长史。

中国在全球稀土行业的地位,并非源于储量,而是因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冶炼分离产能,而稀土冶炼又并非尖端技术,于是,遍布全国的违规开采和家庭作坊,很长一段时间撑起了中国的稀土产能。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两个结果:首先是产能过剩,公开资料显示,1990年至2005年,中国稀土出口量增长近10倍,价格却下降了50%;其次,肆意的稀土开采冶炼中,造成了开采地环境污染。

2011年是国内稀土行业的转折点,彼时,国家开始着手梳理稀土行业,然而收储预期催生了全民投机的稀土行情。当年稀土价格暴涨,典型品种氧化镨钕、氧化镝、氧化铽最高涨幅分别为849%,1611%、894%,同时,达到顶峰的价格让本来就存在的私挖盗采“黑稀土”产业链更为壮大。

很快,稀土价格报复性回落,2012年和2015年,两次出现历史最低点。

2016年底,稀土供给侧改革成效初现,打击“黑稀土”的政策加大力度,随着 “打黑”和环保督查的高效执行,“黑稀土”产量得到控制。

根据中国稀土协会数据,2014年至2016年,中国的稀土矿实际产量从13.88万吨降至12.85万吨。中国的稀土矿产量全球占比也从2014年的85%大幅下降至2018年的62%。

在清扫落后产能的同时,工信部从2012年起提出“1+5”全国大型稀土集团方案,推动北方包钢、中国五矿、中铝公司、赣州稀土、广东稀土和厦门钨业分别牵头进行兼并重组,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

2016年,6家国有稀土集团主导市场的格局初步形成,合规产能基本集中于六大集团后,稀土价格在2016年逐步攀升,回归到健康区间。

位列国家集中力量打造的6家国有稀土集团,五矿稀土、北方稀土、厦门钨业的这轮股价暴涨,并不让人意外,然而,在“仙股”位置上躺了4年、股价却能一天翻倍的中国稀土,恐怕连蹭热点的资格都没有。

财报显示,从2012年开始,中国稀土已经连续7个财年亏损,亏损总额接近13亿元,市值仅为10亿,更为重要的是,其稀土业务营收从2011年开始便直线下降,由当年的14.3亿下降至2018年的4.9亿,跌幅达到66%。

中国稀土业绩之萎缩,不仅源于稀土价格的波动,根据财报数据,2013年其销售稀土氧化物4400吨,随后销量逐渐下降,2018年销量仅为1600吨,销量仅为5年前的36%。

显然,这家出身“草莽”却名头响亮的稀土公司,已经成为“去产能”对象。

2010年10月,中国稀土达到3.5港元/股的顶峰,随后股价在一路下跌中挣扎,最终于2013年跌破1港元,进入“仙股”行列,暴涨前日收盘价只剩0.37港元/股。

发表评论,文明发言,遵守法律法规一律通过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