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中国各地准备买车的人最羡慕两个群体:车企员工和广深居民。
5月至今,社交网络上流传着几家中国车企的内部员工购车优惠方案,最高优惠幅度达到了4.8折。一辆市场指导价22.18万元的SUV,五五折就可以买到,足足省了差不多10万块;50万级别的豪车,优惠后节省20多万!
当然了,钱能解决的问题不算问题,广大消费者最头疼的是汽车限购。就在这个月,广深居民率先拿到了一大批购车指标。
6月初,广深两市公布了汽车限购松绑方案,从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广州增加了中小客车增量指标10万个,而深圳增加了8万个。有消息指,其他城市很可能会跟进,让中国汽车市场重返不限购时代。
果不其然,6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印发了《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要求“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新能源汽车全面放开限购、限行,燃油车呢?
即使不会全面放开限购,松绑也是大势所趋。2018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同比下降了2.8%,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了4.1%。进入2019年,汽车销量依然不甚乐观。1至3月,全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了13.72%;4月,这个数字增加到17.7%。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车卖不出去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结束了1990年以来长达28年的高速增长期。车企让员工参与“去库存”,只能是杯水车薪。
01 “国五”换“国六”,4S店“买一送一”抛售
这几个月的汽车销量下跌情况比2018年底更严重,直接原因是全国大部分市场即将于7月1日实行《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简称:国六),比原计划时间提前了4年。
按照2016年底公布的时间表,原本应该在2020年7月1日实现“国六a”,2023年7月1日再完成“国六b”,但去年出台的相关文件提出,为了尽快解决大气污染问题,2019年7月1日起,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等区域的城市要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
这意味着,达不到国六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将不能够再生产,而在使用中的“国五”“国四”车辆,也会面临更严格的禁限行措施。

国六排放标准比欧六提升了一倍
因此,很多消费者都在“持币观望”,导致各大经销商积压了大量库存。
2019年5月,全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达到了54%(合理范围为50%以下),连续17个月超过警戒线,重庆部分经销商的库存指数已经超过300%。
眼看着库存越来越多,早前上海的一家4S店,不惜使出“买一送一”的绝招,十几万就可以拿下两辆东风标致。
然而,即使倒贴,即使经销商卖命吆喝,部分车型连月来优惠3万~4万元甩卖,东风标致的销量还是凉了。
今年第一季度,东风标致母公司神龙汽车的销售量为3.47万辆,对比去年同期,腰斩了57.7%;4月,神龙旗下两大品牌(标致、雪铁龙)合计卖出9543辆,同比下滑65.3%;同样是法系的东方雷诺更惨,4月只卖出547辆车,断崖式暴跌91.6%。
和神龙汽车同病相怜的还有重庆长安汽车。2018年,长安福特销量下降了54.3%,而2019年一季度更暴跌了71.79%。受此影响,2018年长安汽车的净利润同比跌了9成,而福特在亚太地区的亏损高达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4亿元)。
经销商加班加点想方设法去库存,而工厂里的工人正面临“没工开”的困境。据美国媒体去年底报道,神龙汽车的一家工厂里,熟练工人整天都在洗地板,或者参加思想培训课;而长安福特某家工厂,三班倒也变成了单班制,产能大幅下降。
在华外资车企,稍微能够松一口气的,只有日系和德系,而它们能够逆市增长的原因,同样是汽车消费转型的表现:一方面,消费者趋向理性,价廉物美的日系车受到青睐;另一方面,高端汽车市场仍然在增长,德系车吃香。
环球同此凉热,加上英国脱欧、美国关税政策调整的影响,世界各国车企如今都不太好过。过去半年里,全球各大车企宣布裁员的人数已经超过了6万人,多家车企的工厂关停。汽车作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品,产销量连月下降会如何影响整体经济,自不待言。
5月22日,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首席执行官Dieter Zetsche正式退休。他表示,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行业动荡,未来车企要大规模削减成本。
02 我买得起车,但养不起啊
汽车销量下跌,除了“国五”急转“国六”,更多原因藏在中国人的汽车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买房还是买车,大多数中国人都会优先选择买房。解决了房子往往就意味着解决了户口、婚姻、孩子教育、养老等问题,且房子有升值空间,而汽车却是一个消耗品,各项养车成本加起来比车本身贵多了。

在中国,买房的优先级高于买车
而且在买入这个消耗品之前,最终要花的钱可能是车价的两倍。如果摇号摇不上,消费者只能通过竞拍去获得购车资格。在一线城市,竞拍一个车牌,几万块只是起步价,上海车牌的最低成交价已经接近9万元。
买了车之后,想在小区停车,一样要摇号或竞拍。而车位摇号是开发商和物业负责的,他们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今年初,南京有一小区明明有1967个车位,却只拿50个出来摇号。
较早前,广州天河一小区的业主曝光,其小区车位的单价高达6.5万/平方米~7万元/平方米,其中一个子母车位要价139万元——这价格完全可以在广州北全款买一套7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
正式开始用车了,即使是一辆以省油著称的入门级日系车,油耗按0.5元/公里计算,每年正常行驶20000公里,没有大修,油费、车险、停车费、保养维修、违章罚款等各项支出加起来,无论如何精打细算,恐怕都要花掉2万块左右。
如果是跑长途,自驾更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据都市通计算,从上海开车到广州,全程大约1468公里,油费和过路费加起来超过1500元,耗时超过16小时,还没算上堵车时间。而坐高铁二等座,只需要793元,7小时就到了。高铁的普及,部分消化了买车跑长途的需求。
那么,在城里上班需要一辆代步车,买新能源车会不会好一点?由于摇号摇不到,而多地对新能源车上牌也没有太多限制,这几年很多消费者都选择购买新能源车。
一年开两万公里,新能源车的电费确实远远低于燃油车的油费,但如果考虑到当前充电桩的普及程度,以及新能源车的低保值率,至少目前而言,买新能源车的性价比也许并没有那么高。
央视财经频道曾报道,虽然2014年售出的新能源车如今已经到了置换期,但二手车市场上却很难看到在售的新能源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大多新能源汽车使用了三年之后,只能卖到原价的20%。微博大V“疫苗与科学”称,他在2015年花13.5万买的一辆电动车,2018年想卖掉时,二手市场只肯给2万块。

央视财经报道
想换车,对一般的中产来说,经过这几年房价与新能源汽车的收割,此时手里的钱也没法让他们轻松购买第二台车了。